风雨同舟显担当
近日,巴彦淖尔市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极为罕见的强降雨天气,引发严重的洪涝风雹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全市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闻“汛”而动、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履职尽责,以捐款捐物、技术驰援、建言献策等多种形式投身防汛救灾工作,将履职答卷书写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为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注入温暖而坚实的“政协力量”。
闻令即动 快速响应筑防线
市政协机关开展抢险救灾捐款活动
灾情就是命令,市政协第一时间响应市委、市政府抢险救灾号召,以实际行动筑牢抗灾防线。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率先垂范,带头参与募捐活动,用一笔笔饱含深情的捐款为救灾工作注入暖流。为确保帮扶精准高效,市政协机关成立救灾帮扶工作组,赶赴包联点五原县塔尔湖镇继光村,实地勘察农作物倒伏、基础设施损毁情况,与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围坐一堂,了解掌握灾情,共商救灾复产方案,推动各项帮扶措施从“纸上”落到“地上”。
与此同时,市政协迅速下发《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行动起来。倡议明确,要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经济界委员协调物资资金,农业界委员指导科学救灾,各界别委员立足专长投身抢险救灾。一系列迅速而扎实的行动,让政协力量深度融入抗灾救灾全过程,为打赢这场救灾复产攻坚战注入了坚实的政协担当。
截止7月31日,全市两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累计捐款捐物120余万元。
冲锋在前 委员一线显担当
“灾情面前,政协委员不能缺位。”这是巴彦淖尔市区两级政协委员的共同心声。市政协委员、河灌总局乌拉特分中心科技文化信息科科长苗壮不顾身体抱恙,毅然奋战在抗洪一线,在排干渠水位超历史纪录近2米、面临漫堤风险时,带领团队日夜坚守,用专业设备精准测量水位、抢修受损监测设施,以技术防线筑牢汛情防控网,确保汛情实时可控。“家乡受灾,我必须尽一份力。”李景利、梁栋、杨博等一大批市政协委员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积极采购滞销农产品,帮助农民减少损失;有的深入受灾群众家中,送去物资和关怀。
临河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活动小组深入乌兰图克镇,实地调研受灾严重的5万余亩农田,不仅将筹集的爱心捐款送达镇政府,还围绕高效利用灌排体系、加速农业保险理赔、科学规划灾后复种等提出一系列务实可行的建议,为农业生产恢复出谋划策。在乌拉特中旗,付华委员为安置点群众发放大米、食用油、方便面等生活物资,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张海委员深入一线,组织挖掘机修建排水沟,帮助受灾群众转运物资,在泥泞中奔波忙碌;吕红霞委员抽调多台大型收割机,对未受灾的小麦进行抢收,帮助农民将损失降到最低;孙河栓委员开展“以购代捐”,收购滞销西瓜2.3万斤,既解决了瓜农的燃眉之急,又为酷暑中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送去清凉;乌拉特前旗政协委员、志愿者协会会长金海亮,接到群众的求救电话,不顾齐膝深的积水,蹚水逐户排查,协助转移被困居民。积水消退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帮助居民清理淤泥、消杀房屋……从田间地头到农家院落,政协人与群众并肩作战的身影,成为抢险救灾一线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同心聚力 架起救助“连心桥”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灾情发生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及政协委员企业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爱心汇聚起共克时艰的暖流。
民建巴彦淖尔市总支部为受灾群众送去食用油,解决他们的生活急需;民盟巴彦淖尔市委号召盟内民营经济人士发起助农纾困行动,联系企业采购20吨西瓜、1吨西红柿,帮助农民打开销路;民革巴彦淖尔市总支、民进巴彦淖尔市总支、农工党巴彦淖尔市委会、九三学社巴彦淖尔支社和人民团体也都密切关注灾情变化,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为抢险救灾工作贡献力量。政协委员企业纷纷慷慨解囊,内蒙古蒙元宽食品有限公司为受灾群众送上牛肉酱,传递“舌尖上的温暖”;内蒙古恒丰集团公司捐赠现金30万和价值1万元的挂面,助力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一笔笔善款、一车车物资,承载着各界爱心人士的深情厚谊,凝聚起共克时艰的政协力量,也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精准建言 筑牢防灾长效堤
在投身救灾实践的同时,巴彦淖尔市政协委员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深入思考灾害暴露的短板弱项,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群众,聚焦聚焦农村雨灾后疫病预防、畜禽养殖场抗灾能力薄弱、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渠道积极发声,上报《关于强化巴彦淖尔市农牧区洪涝灾害防治的建议》《积极应对极端灾害天气降低畜禽养殖损失》《破解农业抗灾难题守护“米袋子”“菜篮子”》等相关信息25篇,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闻汛而动的快速响应,到爱心汇聚的守望相助;从田间地头的一线帮扶,到案头笔端的精准建言,巴彦淖尔市政协在这场抢险救灾中,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未来,将继续发挥政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各方力量仅仅凝聚在一起,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高燕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