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让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深度融合
7月3日,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新家园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前的广场上,一台台农机整齐排列,颇为壮观。
此情此景,让合作社负责人夏立红感到欣慰,但也曾一度让其困扰——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机停放事宜成了难题。
一个月前,这个难题出现了转机。
6月3日,省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在访企入村中来此调研,了解到合作社农机停放困难后,对接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1个月后回访合作社,得知合作社的农用设施用地审批手续已经完成,正组织机械设备进场施工。
访企入村是安徽省开展学习教育的特色做法。自6月开始,省政协班子成员深入企业、乡村,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截至目前,已经开展访企入村20次,实地走访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76家,共收集问题118个,推动企业融资、人才短缺等83个问题办结。
实际上,作为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访企入村旨在以企观政、以农观政中改进作风,进一步形成干事创业的好风貌、好气象。
而在安徽省政协看来,访企入村也是一个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可以在了解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的过程中,更好地建言献策,凝聚思想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访企入村,这种“双向发力”在省政协及机关开展学习教育过程中还有多种表现形式——
今年以来,省政协借助“全员入委”的优势,加强对省政协委员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委员珍视政治身份、锤炼政治品格、提高履职本领。
与此同时,组织委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建言;谋划实施建言省“十五五”规划工作,动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为“十五五”规划编制贡献智慧力量。
积极为委员搭建履职平台,拓展委员联系群众的渠道,更好地了解界别群众“关键小事”,积极反映界别群众诉求……
实践表明,将学习教育与政协履职紧密相连,让作风建设赋能省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安徽省政协及机关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目标。
5月26日,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暨资政会召开,出席会议开幕会的省委主要负责同志高度评价了会议成果。
省委的肯定,折射出政协履职的作风之实。
“会议筹备从起草方案到调研考察再到会议组织,都实行挂图作战、责任到人。同时,我们注重凝聚合力,团结协作,并对会议建议案几易其稿、精益求精。”承办此次会议的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样的“绣花”精神,也体现在政协的看家本领——调查研究上。
日前,省政协重点调研成果——《关于推进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的调研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报告中的相关建议,引发广泛关注。
除此之外,《关于加快推进安徽南沿江高标准干线高铁建设的调研报告》等调研成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省政协“开放式研究、学理性解题、方案级建议”的履职模式和品牌,进一步深入人心。
数据见证着作风赋能的履职成果: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政协履职成果批示肯定达25次。
下半年伊始,持续在作风建设中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号角已经吹响。
“七一”前夕,一年一度的安徽省政协及机关党课报告会如期举行。会上,省政协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坚持将作风建设作为突破口,以好作风换好效能、以硬作风提高效能、以严作风增强效能,推动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深度融合、相互赋能,更好以高水平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胡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