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亮点频道>> 要闻

古城新韵 演艺盛放——江苏省苏州市政协助力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2025-07-15 10:37:52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14期 杭东初我有话说
0

  夜幕降临,拙政园的楼阁间飘来袅袅昆曲声,相门城墙上的光影秀演绎着姑苏繁华图,奥体中心里的荧光棒随着音乐节奏摇曳成海……在苏州层出不穷的演艺活动中,不能忘怀的震撼力和抚慰人心的烟火气相互交织,让观众流连忘返。近年来,苏州市政协积极助力苏州探索“演艺+旅游”新模式,让古典园林与现代演艺完美融合,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

  古园新声:传统文化破壁出圈

  走进苏州,仿佛步入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一座座古典园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为现代演艺经济的创新舞台。

  竹影摇曳、水袖翻转,曲廊回转、深情对唱,沈复与芸娘的故事在沧浪亭激起涟漪。园林版昆剧《浮生六记》自五一期间首演以来,迅速成为媒体的热议焦点。

  “我们这场‘双遗产联袂’的演出一经推出,不仅吸引了传统戏曲爱好者,更通过年轻化的传播方式‘破圈’。游客自发制作‘打卡攻略’,指导他人如何获得最佳观演体验。”姑苏名城建设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拙政问雅”“网师园夜花园”……一系列实景园林演艺项目夺人眼球。夜色中的网师园,被灯光装点得如梦似幻,昆曲、评弹等传统艺术在这里上演,游客啧啧赞叹,“仿佛穿越回古代,体验了一把文人雅士生活”。

  不仅是园林,在苏州,越来越多的城市文化IP正在被激活。

  苏州还巧妙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演艺项目中,沉浸式吴歌音乐剧《新唐伯虎点秋香》,以国家级非遗“吴歌”为音乐基底,嫁接沉浸式戏剧、环境音乐剧等现代形式,重新演绎明代才子佳人传奇。

  演员们身着华美的戏服,在精心布置的舞台上演绎着经典剧目,实景版昆曲《游园惊梦》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了新的光彩。

  “传统文化并非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可以与当代生活深度融合的活水。”江苏省政协委员、苏州昆剧院院长林琳表示,通过创新演艺形式,苏州成功地让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流量变现:演唱会的城市经济学

  演唱会经济被誉为“行走的GDP”,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推介具有巨大拉动作用。2024年初,苏州市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交《吸引顶级演唱会落地,打造文旅消费新爆点》报告。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部门主动担当、积极引进。

  2024年10月,苏州出台《苏州市进一步促进文旅体联动丰富产品供给的意见》,明确对主办单位以市场化方式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提供针对性奖补,高标准打造演艺场馆。各类演唱会、音乐会纷至沓来,为苏州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

  “苏州接住了‘演唱会+文旅’的‘泼天富贵’。”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李红介绍,为了进一步挖掘演唱会经济的潜力,苏州各部门通力合作,在地铁站设置粉丝打卡点,解锁演唱会应援大屏,还推出了“跟着演唱会游苏州”主题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路线,凭演出纪念票根可享受“千店万品惠苏州”的多重优惠,让观众深刻体验了一场与苏州共鸣的文化之旅。

  此外,苏州还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演唱会品牌,苏州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民族管弦乐团持续开展国际巡演。全市已建成4座3万人以上体育场、12座千人以上的大型剧场、93处公益性小剧场小书场、167个公共文化特色空间。音乐剧、芭蕾舞等高雅艺术演出“飞入寻常百姓家”,各类小剧场也快速走红,多形态演出呈多点开花之势。

  据了解,2024年,苏州共举办5000人以上规模演唱会65场,1000人以上规模演唱会90场。其中苏州奥体中心举办大型演艺活动52场,共吸引观众超85万人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7.71亿元。

  科技赋能:演艺产业的数字跃迁

  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苏州演艺产业实现从内容创作到演出形式的全方位创新。今年4月,月下姑苏《花样年华》跨界放映,以“电影+音乐+科技+场景”的复合形态,将百年光影的底蕴与数字时代的沉浸体验相融合。

  观众中,有人穿着旗袍在对影片中1:1还原的复古餐厅中,重拾故事里的浪漫;有人拿着船票票根,回味经典台词……当晚的苏州LIVERSE音宇宙,人声鼎沸,感动满满。

  在5月召开的苏州市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会上,如何在科技加速更新迭代的浪潮中,探索科技赋能的新路径,推动苏州演艺产业紧跟时代步伐,成为委员们重点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名演艺活动的“发烧友”,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翠梅建议,结合苏州科技制造优势,布局演出市场上下游产业,吸引更多高质量演出项目落地。

  苏州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副主任王东军针对苏州演艺资源整体联动不足现象建议,打造演艺资源线上交易平台,通过演艺行业资源整合、匹配和交易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演艺产业各环节和演艺消费各领域供需有效对接。

  “鼓励小型演出空间进行院线制、连锁化发展”“打造演艺消费集聚区,建成繁荣江南文化的最新、最美窗口”……在专家、委员们的一场场头脑风暴中,苏州演艺事业发展路径愈加清晰。

  行走在苏州,城市处处是舞台、处处有文化。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演艺为媒,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一场永不落幕的城市发展大戏也正在上演。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政协)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