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义:“有事好商量”绘出5A景区共治新画卷
“民宿协会帮我们统一推广,客源多了,收入也涨了!”在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景区,民宿业主陆振军和村民刘启荣谈起景区新变化,脸上满是笑意。这些改变,源于一场“六方联考”协商会。
2024年以来,兴义市政协围绕万峰林景区交通拥堵、群众增收难、产业协同不足等问题,组织政协委员、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民宿业主和群众代表召开景区协商会,创新构建“六方联考”机制,形成“调研找题—协商解题—闭环答题”工作链条。全年共梳理交通优化、民宿提质等关键议题12项,推动落实道路改造、民宿评级等具体措施23条,惠及景区3万余名群众。
图:黔西南州政协、兴义市政协深入万峰林景区开展景区协商
“考场”搬到一线,群众呼声变议题
“游客多但钱袋子鼓不起来”“民宿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协商会前,10余名政协委员深入景区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200余条,最终锁定三大核心问题:交通“肠梗阻”、增收“乏力症”、产业“协同难”。
“过去部门各管一摊,现在六方坐在一起,问题摊开说、办法现场定!”兴义市政协委员、万峰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吕元彪感慨。会上,交通部门承诺3个月内完成万峰林景区主干道生命防护工程;万峰林旅游集团与村集体达成协议,开发万福村展宏桥、元宝山等5个文旅项目,带动500余名村民就业;200余家民宿业主联合成立协会,推出“万峰林宿集”品牌,实现客源共享、服务标准统一。
图:夏日下的万峰林
“六方联考”不含糊,闭环管理保实效
为确保景区协商成果落地,兴义市政协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机制,明确了协商事项、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截至2025年3月底,万峰林景区新增停车位4000个,旅游旺季拥堵投诉下降70%;民宿入住率提高35%,村民人均旅游收入突破3万元。
协商不是开完会就结束,而是要以成果转化“得分率”让群众满意。通过“六方联考”协商,目前景区已形成“群众点题—政协领题—多方解题—民主评题”闭环,协商成果落实率超90%。
图:万峰林下的消费场景
流动议事“有磁场”,共治共享成风尚
如今的万峰林景区,协商文化蔚然成风。村民自发组建“新乡贤调解队”,化解游客纠纷;民宿业主定期召开“恳谈会”,共商服务质量提升;政协委员设立“流动议事亭”,随时收集民情民意。“以前觉得政协离我们远,现在协商会开到了家门口,我们说话管用!”村民罗明秀说。
万峰林街道的“六方联考”实践,是新时代人民政协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理念的鲜活注脚,更是基层治理中多元共治、协同发展的创新典范。通过政协“搭台”、群众“阅卷”,不仅解决了景区发展难题,更凝聚了共治共建共享的民心力量,生动诠释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协商民主路径。(王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