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聚合力——北京市顺义区政协“四个凝聚”实践新探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基层政协肩负着汇聚各方力量、凝聚共同智慧、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如何以“四个凝聚”为抓手,在基层层面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是当下基层政协工作的关键课题。北京市顺义区政协近年来紧扣中心大局,突出工作亮点,为基层政协践行职责、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与启示。
一、在政治引领中凝聚思想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引领是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基层政协要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自觉把“两个维护”融入履职全过程。通过党组带头学习、常委会集中学习、委员专题读书学习等形式,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履职实践相结合。顺义区政协创新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打造“悦读书屋”品牌,分组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既注重研讨深度,也突出交流广度,通过专家宣讲、委员互动“共学”,持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委“出题”、政协“做文章”,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彰显。顺义区政协始终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等制度,带动广大委员在政治上与区委同向、在行动上与中心工作同行,不断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政治认同基石。
二、在协商议政中凝聚发展智慧。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基层政协要善于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协商平台,使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智囊团”。顺义区政协紧扣发展大局,深化协商议政,聚焦“平原新城看顺义”定位,围绕城市化进程、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升级、国际会展商务区建设等区域重大课题,强化前置研究,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对口协商会、微协商等载体,深入调研、深度协商,形成了一批操作性、参考性强的履职成果。特别是运用区政协“移动议政平台”APP,开展“云协商”“云听证”,现场与线上互动结合,拓宽委员知情明政渠道,增强了建议建言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打造“顺事好商量”微协商品牌,把群众普遍关注的“关键小事”纳入协商范畴,通过“小范围、多批次、常态化”的面对面沟通方式,邀请基层群众、职能部门齐聚一堂,围绕“老旧小区房产证办理”“医养结合养老项目”“企业退税审批”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现场+会场”协商,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民意参考,有效推动解决民生难题,真正让协商议政“商”在日常、“议”到深处、“真”在实效。
三、在民主监督中凝聚改革动力。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更是促进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环节。基层政协要在健全机制、丰富形式、完善程序上下功夫,使监督有深度、有精度、有温度。顺义区政协积极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落实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督办重点提案制度,对提案“立、办、督、评”四个环节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形成上下衔接、部门联动的办理机制,做到“案”有答复、“人”有回音、“事”有落实。通过“小切口”提案解决“大难题”,让委员监督建议与政府部门改进工作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拓展监督渠道,借力行业专家与社会力量开展联动。推荐熟悉基层情况、相关领域专业能力突出的委员担任法院、检察院、财政局等部门的特邀监督员,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财政绩效评估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监督调研,用专业监督提升行政效能。落实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机制,及时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报送区委区政府并跟踪反馈,切实增强政协民主监督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在团结联谊中凝聚最广泛人心。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基层政协要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一致性”和“多样性”有效统一起来,用好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不断扩大凝聚力与影响力。顺义区政协注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化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深入参与协商议政,鼓励他们提出集体提案、开展联合调研,营造党派合作、界别互动的良好氛围;通过召开专题协商会、重点议题研讨会等形式,为各党派团体精准监督、建言献策提供平台,凝聚各党派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有效提升了界别履职能见度和影响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依托“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框架,与巴林左旗、科左中旗政协签订合作协议,交流履职经验、共享工作成果。主动对接权威媒体,做好日常信息报送,积极在市级及以上媒体宣传委员履职佳绩,在区级融媒体中心开设“委员风采”“委员心声”专栏,及时传递正能量,展现基层政协团结向上的良好形象,讲好基层政协故事。同时,高度重视对委员的政治关怀和人文关怀,通过走访、恳谈、联谊等形式,把委员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激发他们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的使命担当。
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基层政协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面向未来,顺义区政协要继续乘势而上,立足区域实际、深耕制度优势,在服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找准履职定位,在强化“四个凝聚”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拓展人民政协的新内涵新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政协贡献。
(作者:北京市顺义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