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文旅“出圈”更“出彩”——山西省大同市政协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记事
2025年清明假期首日,古都大同以其厚重历史底蕴与独特春日风貌,迎来全国游客打卡热潮,文旅市场呈现“热力值”与“含金量”双攀升态势。云冈石窟景区外排起的长队绵延数百米,游客手机屏幕里《黑神话:悟空》的角色建模与眼前北魏大佛的庄严宝相隔空呼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下团组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他特别提到,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
2025年大同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主席姚鸿波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谈到,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部署,助力大同打造国际旅游热点门户城市。
从大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再到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市政协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正在从单一的如何发展好文旅产业向“文旅+”转变。
关键词一:保护
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意义非凡。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曾经,距离云冈石窟仅三百多米的109国道车流量剧增,大吨位煤车超载现象频发,粉尘和废气污染严重,让石窟佛像蒙上厚厚的煤灰。如何保护这一世界遗产?如何让大佛脱下“黑袈裟”?
大同政协迅速行动。
“市政协围绕国保单位保护修复等议题多次开展常委会会议协商、月度协商,相关协商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批示。”市政协秘书长徐文俊介绍说,自2020年起,大同市政协每年都将文物保护议题纳入协商计划。
说起保护工作,云冈研究院文旅融合中心主任崔晓霞可能要讲上三天三夜。2021年,时任市政协委员的她多次深入云冈石窟调研,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采集、存贮、展示云冈石窟图像信息,推动云冈石窟“活起来”等建议,得到了云冈研究院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付诸实践。
崔晓霞只是众多热爱云冈、保护云冈人才中的一位。在文物保护人才扶持方面,市政协持续发力。
《关于加快构建我市“云冈学”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提案》《关于我市设立“云冈学者”称号的建议》……市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建议推动了云冈研究院的组建与升格改建,加强了文物保护和考古机构的编制保障与人才引进工作,为云冈石窟保护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一代又一代云冈人坚守在此,用青春和汗水,让云冈石窟更具生命力。
大同浑源县,悬空寺,因《黑神话:悟空》享誉海内外。2024年暑期,悬空寺迎来远超承载力的游客,要依靠限流保证安全。而悬空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却不止于此。
“因悬空寺是木质结构,所以就算在寒冬腊月工作人员也不允许点火取暖。”浑源县政协秘书长贾富权介绍说,这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建筑,已经被列为国家濒危建筑,其保护工作仍面临多重挑战。为此,县政协委员杨新儒、杨毅在微信公众号、纸质媒体上陆续刊登原创《喜忧参半话悬空》《小时候爬悬空寺》《打通恒山旅游任督二脉》等文章,为保护悬空寺鼓与呼。
除云冈石窟、悬空寺外,大同古城也是游客必游之地。
2022年12月,大同市政协敏锐地预判到大同文旅特别是大同古城即将迎来爆火机遇,提前聚焦“深化文旅融合,让古城‘火’起来”主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建言献策。
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古城管理运营步入良性化轨道;做优做强古城业态、让大同古城更具生活气息;强化体验式参与度、加强非遗老字号在古城的活化利用……一个个建议反映了委员们热爱家乡、期盼古城复兴的真挚情感。
一年接着一年干。
2023年10月30日,大同市政协召开“加强文物活化利用,促进大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月度协商会,委员们积极建言,为把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既能勾起记忆乡愁,又能满足当代生活的活力街区”,助力大同古城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思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楼灯光与古建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久久为功,持续关注。”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郑敏介绍,市政协委员持续为大同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九龙壁等古建筑的妥善保护修复建言。如今,古老的寺院朴素庄严,斑驳的壁画重新焕发光彩,精美的砖雕、木雕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历史文化的厚重魅力在无声中传递。
关键词二:传承
搜索大同美食排行榜,榜单里必有花园大饭店。
开在古城里的这家饭店,西餐意大利手冲咖啡细腻浓郁,鲜牛奶有着厚厚奶皮,中餐仅刀削面一项,每天不重样……
早上7点半,在花园大饭店的茶餐厅里,记者碰到刚开完例会的大同市政协委员、花园大饭店总经理刘东。“搞文旅服务嘛,必须对顾客的习惯有很好的把握,跟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喜好,欢迎你们多提提意见!”
“传承好父辈的精神,用心做好每一道菜”是刘东的执念。采访中,刘东提及最多的就是他的父亲。他父亲曾连任四届市政协委员,作为“晋商”的典型代表,父辈的吃苦耐劳、诚信第一、顾客至上等经营理念仿佛已刻入了刘东的基因中。
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
大同古称“平城”,北魏时期,不仅是北魏的都城,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文化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
玲珑绚丽的玻璃器、雕刻精美的金银器、栩栩如生的胡人俑……要了解大同的文化传承,不能错过大同博物馆。2024年夏天,大同市博物馆悄然以“潮流”的方式融入了现代生活。据工作人员介绍,近期依然是“销冠之王”的鸱吻系列文创,在暑假期间的销量就已稳居首位,很多游客在自己的媒体平台纷纷晒出与“鸱吻家族”的合照,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被“种草”。
“鸱吻家族”是来自市政协委员、尚瑞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超所在团队的创意。
“要发挥文旅融合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赵超建言,要让专业的人干专门的事,让文物“活”起来,让大同文创走出国门,用文创讲好大同故事、中国故事……
市政协委员梁婷婷将目光聚焦到北魏文化的研究与推广上。组织专家学者对北魏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一系列以北魏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演出和学术活动相继举办;将北魏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旅游景区建设和文化产品开发中……一批具有北魏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相继上线,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到北魏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早在十几年前,大同市平城区政协委员、大同市连环画收藏协会会长田德宏就被市政协对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视所感染。
走访民间艺术家,探索挖掘本地文化艺术基因,收集和整理连环画、炕围画,全面梳理其历史沿革和传承;自费创办大同炕围画展览馆并为炕围画申遗,每年组织非遗展览等各类公益性活动数十场……十几年来,田德宏致力于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目前,他正在筹备成立一座连环画博物馆。“我要让每一本连环画去诉说一段历史、传递一份情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文化传承,究其根本,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接力。
新任大同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不久的大同市政协委员郭瑞立志用好青年企业家这支队伍,共同为大同文旅事业贡献力量;
“80后”市政协委员臧泽阳为应对节假日期间游客数量猛增带来的交通拥堵、公共服务建设滞后等问题,深入调研,为助力民宿经济发展不停奔波……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政协委员,已经投身到大同文旅事业中。
关键词三:转型
“请问您二位从哪儿来?怎么想到来煤矿体验?”
“北京来的,抖音里刷到多次,朋友送的大同文创图册里也有井下探秘游的介绍,反正交通方便!”
这里是山西大同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面对资源缩减、开采难度增大、成本增加等很多老牌能源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转型势在必行。公园依托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华宫矿建设而成,是全国首批建设的28个国家矿山公园之一,也是我国煤炭行业较早开启文化旅游转型的代表。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助力转型,就是要积极推动景区建设协同发展——
2024年,大同市政协将云冈石窟大景区建设列为重点提案进行重点督办,提出的“大云冈”景区建设、优化云冈旅游专线等建议得到采纳。
“这些年,市政协积极推动大云冈景区的建设,推动云冈石窟景区和晋华宫井下探秘游景区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发挥云冈石窟龙头景区带动效应,在保护云冈石窟的同时,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主任邓宇告诉记者。
助力转型,就是要激发文旅产业新活力——
面对游客激增带来的服务压力,政协委员们的提案直指痛点。《关于优化古城商业生态的提案》建议借鉴西安“长安十二时辰”模式,在大同古城植入沉浸式演艺;《关于开发老年研学产品的提案》推动大同与北京联合推出“云冈讲堂”,邀请专家为中老年游客解读石窟艺术,吸引超5000名银发族参与……
如何打造更多的旅游爆点,让游客与“新”相遇?在市政协常委、大同市旅游集散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迎东看来,发展研学游,塑造城市研学独特IP,提升跨部门、跨产业、跨地域合作效能,是激发文旅新活力的有效路径。
助力转型,就是要构建全域全时旅游新引擎——
近年来,大同作为盛夏最出圈的纳凉避暑胜地,立足区位交通、丰富的康养资源优势,推动康养产业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信步于黄经世家中医康养小镇,白墙灰瓦的建筑色彩鲜明。在小镇中医医院大楼和温泉疗愈中心,慕名而来疗养的客人远离都市烦嚣,怡然自在。“我们就是要让游客除了来避暑以外,还可以在冬季来泡温泉疗养,在春节期间我们还要邀请各地游客来大同‘过大年’,一起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谈及发展,小镇负责人、市政协委员郭润利信心满满。
“大同要做好‘文旅+’文章,必须培育民俗、非遗、康养、研学、演艺、赛事、冰雪、会展等融合业态,打造全天候全时段文旅场景。”市政协委员史涌涛说。
短短三天半的密集采访,让记者感受最深的是,这座有着雕塑之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等诸多美誉的城市,“实干”是其不变的底色。从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改革再到当下积极转型发展,实干求新早已融入大同血脉。
岁月从不败古城,历尽沧桑始见真。放眼大同,大张高铁开通、大西高铁全线贯通、大同云冈国际机场航线日渐丰富、年俗主题游和冰雪赛事游等文旅产品广受欢迎……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提出的‘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谆谆教诲。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用实干为大同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姚鸿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