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探索丨把“发展所需”“民之所盼”作为“行之所向” ——四川南充市政协“同心共建现代化南充”履职实践
“市委对政协工作是高度重视的,对政协履职成效是充分肯定的。”近日,四川省南充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中共南充市委书记张冬云对全市政协工作的充分肯定,让参会的政协委员们倍感振奋。
回望七届南充市政协3年来的履职历程,市政协谋划确立了“133”工作思路,引领广大政协委员踊跃投身“同心共建现代化南充”火热实践,同心政协、质效政协、活力政协“三大建设”成效斐然,“夯基提能”“创新进取”“提质增效”,一年一个主题,一步一个台阶,彰显出坚定的政治本色、奋进的时代风貌和务实的履职担当。
身处新时代新征程,市县政协怎样干出新样子、作出新贡献?
从2022年起,市政协启动实施政协委员(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动态组建南充政协智库,持续厚植履职优势和智力支撑。
“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邱亚明、曹兆文等智库专家以及何清君等委员的系列协商建议被省级南充临江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吸收;成东朗、陈麒光、朱逢春等委员提出的“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构筑出川水上循环大通道”等建议转化为省、市有关部门支持和推进南充建设嘉陵江绿色经济示范市的具体举措……
202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对少年儿童寄予殷切希望。全市政协各级组织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热潮。市政协专题传达学习会议明确要求,要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引导广大委员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与殷殷嘱托转化为助推南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在市政协引导下,委员们紧扣市委“1558”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助推“五区建设”“五市战略”“八大行动”铺排有序、繁忙而充实。
据统计,市政协先后向市委报送调研视察及协商报告90余篇;举办企业家座谈会及“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我为美丽南充建一言”议政建言活动80余场次,收集意见建议650多条,“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推进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等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市委决策,助推南充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充盈、动能澎湃。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盼望。南充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如何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3年来,市政协围绕守住底线、产业发展等“五大重点”,开展产业培育、就业培训等“双助”特色帮扶活动150余场次,引导委员企业兴建产业项目300余个,促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落地;指导9县(市、区)政协开展“院坝协商”“民情恳谈”等“有事来协商”活动1600余场次,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800余件。
2023年2月上旬,市政协组织“三农”领域智库专家、部分委员以及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业骨干,深入开展南充现代农业发展课题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市政协报送的《南充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智慧农业建设等“金点子”转化为助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金钥匙”。
当下,“建成副中心,谱写新篇章”是南充全市人民的共同向往和奋斗目标。南充市委作出系统部署,发出了“打赢翻身仗、勇于挑大梁”的动员令。“要紧扣‘发展所需’,持续提升服务中心大局的精准度和贡献率;要彰显政协履职的人民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将‘民之所盼’作为‘行之所向’。”市政协主席廖伦志表示。(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王梅涛 蒋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