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鲤城区政协——世遗古城向“新”生
千年刺桐城,藏不住的流风余韵。三五步一个文物古迹,三五步一个名人故居,三五步就可听闻遗闻轶事、民间传说……
福建泉州是我国唯一的世界遗产城市。时至今日,坐拥世遗古城核心区的泉州鲤城,高密度分布着众多海丝文化史迹,如何进一步着眼文脉活化、文旅提质、文物保护,让世遗与非遗完美交融、文物和文化生动融合?日前,泉州市鲤城区政协聚焦于此,组织部分委员开展“古城提质 文脉传承”专题视察协商活动,破解“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密码。
“中山南路及聚宝城南片区,是鲤城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城市记忆。”当天,委员们一行实地察看了花桥宫沟、群众戏院、指挥巷等地,详细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等情况。现场,鲤城区政协副主席陈志宏还带领部分委员发布集体倡议,号召广大政协委员为鲤城区创建世遗典范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古城提质,需要历史文化‘特色’的加持与推动。”市政协委员、鲤城文史学会执行会长林建强认为,要加快以“百年时尚,南洋风情”为主题打造中山南路文化街区,以“千年风韵,海丝盛景”为主题打造聚宝古街片区。
市政协委员,鲤城区南星药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林海云提出,要进一步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文旅服务,通过VR、AR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同时,结合城南宫庙特色,统筹片区差异化业态布局。
“加强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要坚持规划引领,深入挖掘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真正讲好泉州故事,助力全区文旅发展。”鲤城区政协委员、福建天德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热火建议。
鲤城区政协主席苏培聪表示,要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的创新发展,用心保护、用情抢救、用智发掘文物史迹,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全面助推海丝名城历史文脉保护与活态利用。
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周真平表示,要高站位谋划、高水平履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文物保护与传承利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等议题,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为鲤城区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泉州市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本报记者 王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