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汇一室一厅” 汇聚智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做好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为我们更好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实践路径。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政协坚持以凝聚共识为主线、以委员为主体、以界别为依托、以质效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积极探索、科学谋划、持续推进“一汇一室一厅”(界别同心汇、界别活动室、委员会客厅)建设。其中,界别活动室是依托委员打造的界别活动阵地,建设标准是“六个有”(即有场地、有标识、有制度、有活动、有档案、有评价);界别同心汇是界别活动室的“升级版”,突出“一汇一品”,相较于界别活动室,其标准更高,资源集聚性更强、思想引领力更大、影响覆盖面更广,标准的功能配备包括学习座谈会、政策宣讲厅、协商圆桌会、社情民意站;委员会客厅是委员活动阵地,主要依托委员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一汇一室一厅”99处,其中,界别同心汇7处、界别活动室55处、委员会客厅37处,吸收1200余名市和县(区)两级政协委员参与,先后开展学习研讨、政策宣讲、小微协商、民意征集、为民服务等活动1100余场次,以具体的履职实践回答了“联系谁”“联系什么”“怎样联系”的问题。
坚持科学谋划
为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市政协积极探索创新,认真谋划搭建全方位、广覆盖、沉下去的聚识平台。在功能定位上,它是委员学习交流、协商议政、团结联谊、征集民意、服务群众的阵地和场所,明确其主要功能是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将更多的界别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在组织领导上,主席会议成员牵头,各专委会组织参与,委员为参与主体,根据活动内容组织相关界别群众参加,定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协商议政、征集民意、团结联谊、服务群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建设推进上,坚持汇、室、厅三者统筹安排,根据委员分布情况和不同工作性质分别建设。比如,依托侨联界别在留学人员双创服务中心建设了“侨海聚·界别同心汇”,主要面向归国华侨和留学人员群体凝聚人心;在河口区文创产业基地建设了“印象黄河口·界别同心汇”,重点围绕黄河口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宣传推广、创新发展等影响和带动界别群众;通过建设“一汇一室一厅”聚识平台,使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实现了常态化、组织化、制度化。
注重规范建设
创建“一汇一室一厅”聚识平台,建好是基础。按照树立标杆、塑造品牌、扩大影响、发挥效能的要求,推动“一汇一室一厅”规范建设、有序发展。规范创建流程。严格落实自主申请、资格审查、组织认定等程序,由相关界别活动组向对口联系的专委会提出创建申请,委员活动工作室对照创建基本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经主席会议审定后挂牌确认;优化平台选址,重点建在企业、社区、群团等界别群众相对集中的地方,做到界别群众在哪里,汇、室、厅聚识平台就建到哪里。强化标准引领。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研究制定《“一汇一室一厅”工作规则》,从创建主体、创建条件、创建机制、运行要求、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考核评价、管理保障等方面,细化具体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提升了“一汇一室一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
丰富活动内容
始终把提升聚识效能作为工作重心,各汇、室、厅立足自身特色,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月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做到“年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各个有特色”。在读书学习中凝聚共识。依托“一汇一室一厅”,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学习研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推进“书香政协”建设,探索开展“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委员讲堂、读书沙龙、阅读分享等形式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在读书学习中增进共识、提升能力,影响带动界别群众一起读书学习。在宣讲政策中助推发展。依托“一汇一室一厅”,将界别优势、委员专长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引导委员通过宣传宣讲、信息咨询等方式,阐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相关领域政策,努力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比如,“侨海聚·界别同心汇”围绕侨胞就业创业政策举办专题宣讲会,在助推相关惠侨政策措施落地的同时,进一步凝聚了侨界群众的向心力。在协商建言中汇集众智。依托“一汇一室一厅”,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小微协商,采取“委员提、群众议、部门应”的方式,让委员、群众、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面对面交流沟通,在协商交流中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同时,组织委员深入了解界别群众所期所盼、回应界别群众关心关切,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助力解决界别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深化履职中服务为民。依托“一汇一室一厅”,深化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组织委员下沉基层一线,面向界别群众就近就地开展雪中送炭的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健康直通车、送文化下乡、捐资助学、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作者:山东省东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