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员委员责任担当——重庆市渝北区政协多措并举健全党建体系
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政协党组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在认真抓好“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专委办党支部”四级党建组织体系基础上,通过建立专委会党建活动小组、做实专项工作临时党支部、探索委员工作室党建指导员等形式,有效激发了中共党员委员(以下简称党员委员)的担当作为,有机调动了全体委员的履职热情,有力推动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立足委员构成多元性,建立专委会党建活动小组,切实保证党建工作常态化。渝北区政协党组合理划分调整专委会组成,依托专委会设立党建活动小组,明确专委会党员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党小组组长、副组长。明确将组织关系不在政协机关党委的所有党员委员均编入对应专委会党小组,实行“双重管理”,在保持党组织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确保党员委员同时参加政协专委会党小组活动;明确各专委会党员委员与党外委员在自愿基础上“结对互助”,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组建课题调研小组和共同拟写联名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实现党建工作与委员履职有机融合、常态开展。
2024年以来,各党建活动小组共开展学习研讨、专题党课、红色教育、评选先进等系列活动30余次,党员委员积极参与各项履职活动,带头撰写、提交学习心得体会150余篇,机关党委通报表扬“优秀党员委员”并抄送其组织关系所在单位,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委员的责任担当,有力激发了党员委员履职责任感和积极性。
针对委员履职特殊性,建强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委员模范作用。在政协全体会议期间,设立临时党支部,由党员委员担任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在区政协或各专委会组织的离区(或在区集中封闭)3天及以上的考察调研、学习培训等活动期间,成立临时党支部,明确参加活动的体制内党员委员担任支部书记和委员;在参加活动的党员委员不足3人时,指定具有党建工作经验的党员委员作为临时党建负责人,真正把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要求落实到委员履职的各环节、全过程。
2024年以来,渝北区政协围绕临空经济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银发经济、诉源治理等中心工作开展协商,设立临时党支部和党建负责人40余次,开展协商、调研等活动80余次,党员委员在专项工作中主动负责组织调研、牵头撰写文稿、踊跃交流发言,先后提出高水平意见建议300多条,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0余次。
依托委员工作室特殊性,探索设立党建指导员,更好服务群众、凝聚共识。持续推动深入社区、园区、商圈等基层各具特色的“委员工作室”建设,探索指定或指派政治成熟的党员委员作为党建指导员,组织政协委员常态化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宣讲、释疑解惑;深入听取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和拟写提交提案,回应群众心声和社会关切;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组织开展“小微协商”等,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组织政协委员和各界专业人士深入基层开展免费诊疗、咨询服务等,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2024年以来,各委员工作室平均提交集体提案2件以上,反映集体社情民意信息10条以上,被市政协采纳5条、全国政协采纳1条。同时,围绕市民普遍关注的“社区老年食堂建设”“预防预付式消费纠纷”“物业小区治理”等开展“小微协商”26次,组织开展政策咨询、送医送教、纾困解难等活动55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委员很亲、政协很近。
(作者:重庆市渝北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