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亮点频道>> 要闻

涓涓细流汇成海——山东省政协扎实开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

2025-01-20 14:06:02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2期 于路荣 张珊我有话说
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

  近年来,山东省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听民意、解民忧、汇民声、聚民智,在凝心聚力的履职实践中把更多的人团结到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履职“全流程”贯通服务大局更精准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无论是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月度协商会,还是重点课题调研、专项民主监督,山东省政协的履职实践中常常出现界别群众的身影和声音。

  2024年5月中旬,省政协围绕“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召开月度协商会。会议在滨州、烟台设立分会场,特别邀请民营企业家作为经济领域界别群众代表分享“高分经验”,破解“疑难杂症”。

  “在政策服务上,线上‘惠企通’平台在每个时间节点都会给我们企业短信推送相应惠企政策,线下定期上门送政策,消除了政策方面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当中。”山东宏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栋说。

  “把民营企业当‘自己人’,始终和企业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同题共答’才能交出一流营商环境的‘满意答卷’。”参与协商会调研的省政协委员张逸君说。

  时值盛夏,正在车间忙于调度生产的威海“参情为农·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王琳,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她就西洋参种植用地紧缺、成本增加等问题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获全国政协采用。

  王琳的经历并不是个例。2024年7月,聚焦省政协“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进情况”专项民主监督暨“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月度协商会主题,11家涉农界别同心汇齐发力,走进界别群众、深入调研,最终形成调研协商成果11篇,反映存在问题34项,提出意见建议43条,全部被吸纳为发言成果并汇编成册。

  在深度协商互动中倾听界别群众的所思所想,在视察考察调研中了解他们的意愿诉求,省政协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融入经常性履职。2024年以来,省政协委员常态化联系界别群众5万余人次,邀请128名界别群众代表列席省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月度协商会等重要会议,417条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到履职成果中。

  活动“全要素”赋能委员作用更凸显

  “最近由于企业地址变更,税务上遇到了难处,部分订单受到很大影响。”

  “这个问题到税务大厅做变更即可,有其他不明白的也可以随时咨询我们。”

  这是日照市岚山区政协经济委针对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组织的政企协商对话会上的一幕,同时也是日照市政协创新开展“到界别群众中去”实践活动的场景之一。

  一张方桌、几把条凳,在与群众的“拉呱”“唠嗑”中了解诉求、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凝聚共识。

  截至目前,日照市各级政协开展“到界别群众中去”实践活动560余次,参加委员4500余人次,委员参与面达92%以上,群众累计参与1.5万余人次,汇集意见建议320余条,助推解决130多个群众身边的困难和问题,社会各界反响良好,活动成效初显。“在现场”“去基层”“到身边”……一场场带着温度、饱含深情的实践活动,成为全省各级政协委员“高频”履职方式,而这离不开山东省政协“学习新思想 建功新时代”委员学习实践活动的“加油助力”。

  “我将以参加委员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反映社情民意,精心开展建言献策,积极履职‘服务为民’,广泛凝聚发展共识,为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委员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省政协委员、“绿色氢能·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陈颖如是说。

  2024年6月15日,在济南市泉城广场,一场由省政协“绿色氢能·界别同心汇”主办的氢能科普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

  大家现场体验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环保魅力和氢能科学实验的无穷乐趣,而在“社情民意站”里,政协委员和市民坐在一起共话氢能未来发展。

  一年来,委员们积极参加省政协组建的政策理论委员宣讲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科创山东”“社会公益”“文化惠民”“美丽山东建设”5个委员服务团,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政策宣讲、文化下乡、社区义诊、法律咨询、慈善捐赠等活动500余次,助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平台“全链条”共享聚识体系更丰富

  同心同向同行,汇识汇智汇力。2024年5月以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等,山东省政协领导同志带头走进界别同心汇,面向群众开展宣讲,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热潮。

  作为省政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部署要求而创新打造的聚识平台,界别同心汇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面向群众开展聚识活动。

  经过2022年试点先行、2023年提质扩面、2024年深化拓展,界别同心汇受到了全省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群众的肯定和认可。市县政协在把准功能定位,常态化规范化指导开展活动的同时,创新探索,丰富内涵。

  委员们创建积极性高涨,住鲁全国政协委员王学典、李连祥、拜文汇、施乾平、王传喜等也积极参与到界别同心汇创建工作中。

  与此同时,“依靠平台载体抓实做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界别同心汇131家,由来自24个界别的330名牵头委员和1226名团队委员精心运营,影响服务对象涉及32类行业、领域的群众。自2022年创建以来,开展学习座谈会、政策宣讲厅、协商圆桌会等943场,收到很好的反响。

  省政协牵头抓总,市县政协协力推进,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因地制宜丰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平台载体和形式内容,交出了一份份“聚共识、固团结”的高质量齐鲁答卷——

  在临沂,“薪火沂蒙·界别同心汇”聚焦弘扬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组织学习宣讲、专题座谈,传承“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践行“为人民、靠人民”的价值追求。同时,临沂政协坚持“多维聚识”理念,开展“聚共识、谋发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主题活动,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在济宁,创建于孔子研究院的“儒风新韵·界别同心汇”,影响带动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济宁市政协按照界别同心汇创建标准,打造19个“委员之家”界别活动平台、15个“委员工作室”个人履职平台,指导县(市、区)政协建设150个镇街委员联络室。

  在淄博,按照“一室一品”的要求,创建了29个政协委员工作室,逐步形成了以委员为主体、专委会和界别为依托、界别同心汇和委员工作室为阵地的多路径聚识体系,实现了委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从“单兵作战”到聚合发力的转变。

  嵌入、共享、叠加……以省政协界别同心汇为示范引领,市县政协委员之家、界别活动室等履职平台百花齐放的多维聚识体系初具规模,实现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经常化、组织化,让各界群众普遍感到委员就在身边、随时可以联系。

  制度“全方位”保障联系群众更顺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准备出台《网约配送员党建指导意见》。我把大家反映的平台霸王条款、恶意差评等12个问题报上去了,目前已经得到了初步的答复。”伴随着“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泰山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高磊的发言,“外卖小哥”们殷切的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到他身上。

  “组织学习座谈,开展政策宣讲,向我们征求意见,政协委员定期同我们交流,氛围很轻松,我们也不拘谨。这样的活动接地气,大家都很欢迎。”泰安美团老县衙配送站站长彭伟表示。

  这是山东省政协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抓手,委员履职“多点开花”的一个缩影。

  建机制,才能“被动”变“主动”。“2023年,省政协出台了《政协山东省委员会界别同心汇工作规则(试行)》,修订界别活动经费管理办法,规范主席会议成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对界别同心汇的联系分工。”省政协委员活动工作室负责同志介绍,界别同心汇团队成员联系3到5名行业代表性和影响力强的界别群众,每年开展“4+X”聚识活动,通过影响有影响力的界别群众,实现联系一界、团结一方。

  边探索实践、边建章立制、边完善提升。去年,省政协以制定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为主体,配套完善一系列制度机制。同时,制定出台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办法和充分发挥省政协委员履职作用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

  目之所及,心之所向。山东省政协主席葛慧君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更好发挥界别优势和委员作用,建好管好用好界别同心汇等平台载体,实现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常态化、组织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作者:于路荣,山东省政协委员活动工作室界别工作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张珊,山东省政协联合日报社记者)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