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亮点频道>> 动态

6位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登台发言,干货来了!

2025-01-17 17:56:57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办公厅 我有话说
0

  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是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1月13日上午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6位自治区政协委员围绕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切问题,献良策、建诤言、出妙招,充分展现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现将委员们的发言摘要编发。

  着力打造“七颗珍珠串项链”的北疆文旅新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张永强: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内蒙古文旅事业激流勇进,逆势上扬。中国旅游大会隆重举行,十四冬吸引全国目光,夏冬两季那达慕持续火爆,阿尔山独家荣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称号。看到亮眼成绩的同时,也要面对深层问题。

  从高质量发展来说,我区文旅还有几个明显短板:一是缺“顶流”产品。二是缺“走心”服务。三是缺“美誉”传播。作为文旅资源大区,抢占文旅发展的“C位”无疑是内蒙古的憧憬和渴盼。

  一是“七颗珍珠串项链”,构建只有到内蒙古才能遍游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社会认知和文旅需求,打造“七景俱全,最佳休闲”的核心竞争力。将这些要素有机组合,东西南北,横竖前后,浓缩在两周甚至十天内,让游客在扑面而来的水草相连、层林尽染等景色中快速切换,增强多样性和差异感,创造有别于其他省份“七项全能”的文旅新概念、新卖点。

  二是探索年票制、季票制,培育长线产品。内蒙古地域广阔,一次游往往游不够、游不透。在景区、在全区探索推出年票、季票制,把七景分成两次乃至多次看全,解决一次时间不够的难题,深度挖掘旅游黏性和消费惯性,不断扩大旅游规模和消费规模。

  三是进行文旅领域的软性规划,“跑马圈地”并据此实施。把阿尔山坐实为“诗与远方”之地,把呼和浩特打造成“草原音乐之城”等。由文联或文旅部门有针对地组织采风、故事大赛等,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文化链条。

  四是培育龙头企业,下足深度营销功夫。文旅是典型的眼球经济、现象经济、注意力经济,要深度营销,引来流量,形成顶流,赢取属于我们的那份成功。

  (自治区政协常委,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原分党组书记、社长于长洪共同撰写)

 

  下功夫打通桥头堡建设的联通卡点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委员、满洲里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凌云:

  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内联外畅、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是内蒙古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迫切需要,是优化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模式的重要抓手,是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有力支撑。

  第一,加强与东北三省互联互通,建设畅通国内外的运输大通道。一是加快推进齐海满、齐乌通高铁前期工作,构建横贯东西的高铁大通道。二是积极推动二连浩特至秦皇岛通道G4515赤峰至凌源高速公路、G2515鲁北至霍林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推进珠恩嘎达布其至锦州通道建设,构建锡赤朝锦陆海通道。三是加快推动通辽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强满洲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四是完善赤峰市红山物流园区、通辽市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等多式联运物流园功能,提升东北地区公铁海多式联运运行质效。

  第二,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联系,推动口岸功能内延。一是发挥呼包鄂乌联通京津冀、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完善口岸到腹地城市的集疏运路网,提升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功能。二是积极推进乌兰察布航空物流枢纽建设,推进“中欧班列+TIR”以及“中欧班列+TIR+跨境电商”的多式联运组合通道模式试点。三是加快推动“三乌”通道公路、铁路升级改造,推动策克、甘其毛都跨境铁路运输通道“中间1公里”建设,构建形成“公铁联运”的国际大通道和“陆海联运”的国内大通道。

  第三,加强与陕西、山西以及西部地区的联系,建设沿黄运输大通道。一是加快包头至银川高铁建设,推动包鄂榆高铁前期工作,研究强化呼南通道与包(银)海通道之间的衔接。二是打通西部陆海走廊起始路段,强化甘其毛都口岸、满都拉口岸与腹地城市便捷连通。三是加强呼包鄂乌枢纽集群建设,加快呼和浩特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包银高铁巴彦淖尔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原一级巡视员李喜共同撰写)

 

  在讲好北疆文化故事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治区政协委员、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黄双燕:

  北疆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从未隔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领域的准确归纳和高度提炼。只有深情融入这片土地,真情讲好北疆文化故事,才能更好提升北疆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让这张文化名片更加熠熠生辉、光芒闪耀。

  一是抓住文化共性,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传承故事。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就要抓住文化共性,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传承故事。站在赓续中华文化的高度,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让北疆文化这颗文化明珠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更加璀璨耀眼,不断用文化的力量激励办好两件大事的斗志和干劲。

  二是突出地域特色,讲好祖国北疆一连串的系列故事。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就是要突出地域特色,展现亮丽内蒙古的独特魅力。要讲好享誉世界的红山文化,讲好生生不息的草原文化,讲好古老亲切的农耕文化,讲好激荡人心的红色文化,讲好不一样的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讲好民族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的故事,讲好抗战时期“北方小延安”的故事,讲好牧民把最好的草场奉献给航天城的故事。组织各方面力量,系统研究,用心讲述,力求讲鲜活讲精彩,推动北疆文化更具吸引力和品牌力。

  三是推进文旅融合,讲好自然人文一体化的体验故事。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就要推进文旅融合,不断将北疆文化渗透在各类宣传活动中,讲好自然人文一条龙的体验故事。可以组织“北疆草原游”、“看北疆走长城”、“来内蒙古看不一样的黄河”等系列活动,通过独具北疆文化符号的特色文旅活动,将北疆文化渗透其中,吸引更多的人们走进亮丽北疆,体验北疆文化,真正让文化魅力转化为文化动力,以文化建设的大提升支撑经济发展的大跃进。

 

  搭好新一轮京蒙合作的助力桥

  自治区政协委员、兴安盟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冀鹏

  兴安盟政协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化京蒙合作的部署要求,积极响应自治区政协“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的倡议,紧扣“六个倍增”计划聚焦用力,扎实推进京蒙合作走深走实。

  一是聚焦教育结对共建、资源共享、人才互派,着力打造“兴安北京教育”品牌。兴安北京中学、兴安北京小学、兴安北京幼儿园全部投入使用。协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赴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升本事宜,组织全盟160所中小学与北京市相关学校建立结对共建关系。邀请北京市名师到我盟36所学校开展送教活动,累计培训5200人。

  二是聚焦医疗对口协作、专科建设、能力提升,着力打造“兴安北京医疗”品牌。总投资4亿元的兴安北京医院投入使用,我盟6个旗县市医院19家医疗机构与23家北京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争取北京市财政援助资金1.6亿元,推动我盟医疗机构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

  三是聚焦产品供给、品牌打造、定向采购、拓宽渠道,着力打造“北京兴安农畜产品保供基地”。确定“兴安盟大米”、“兴安盟牛肉”等作为向北京提供的农牧业品牌提升专项行动的重点区域公用品牌。2024年在京开展产品对接活动50次,北京市直购帮销兴安盟农副产品4.5亿元。

  四是聚焦文旅合作联动、文化交流、宣传营销,着力打造“兴安北京旅游”目的地。总投资4000万元的兴安北京社区投入使用,惠及1.2万名居民。兴安北京饭店正式投入使用,通过携程网发放兴安盟旅游产品优惠券80万元。在北京举办14场旅游专场推介会,2024年全盟接待北京游客31万人次,向北京发送游客24万人次。

  五是聚焦“两个基地”建设、强化引企落地、搭建对接平台,着力打造“兴安北京工厂”、“兴安北京产业园区”。投入京蒙协作资金1亿元,加快育肥牛、设施农业、草产业等京蒙协作园区共建,打造“兴安北京产业园区”。持续推进总投资137亿元的北京金风科技兴安盟200万千瓦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甲醇项目和总投资36亿元的兴安盟京能煤化工可再生能源绿氢替代示范项目。引导北京8家企业在我盟相继落地,完成投资1.68亿元,助推“兴安北京工厂”增强孵化功能。

  六是聚焦推进科技项目合作、创建载体、成果转化,着力打造“兴安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兴安北京科技园投入使用,已入驻企业99家。北京林业大学在我盟设立草原科技专家工作站。促成我盟33家企业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等达成科技合作39项。邀请中国农科院加工所专家团队在兴安盟举办推介会等,签约10个科技合作项目。

 

  用情绘好委员参与信访代办“工笔画”

  自治区政协委员、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委副书记、人民政府旗长陈虎男:

  全区政协系统和政协委员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号召,2024年3月启动全区政协委员信访代办工作。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委员参与信访代办工作,拓展了政协委员履职渠道,深化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助力形成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了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相关工作成果受到新华社客户端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信访代办工作进入全面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

  一是进一步完善代办协调机制。围绕信访问题化解、体系集成、同向发力,将信访代办事项与“枫桥经验”落地相结合,与党群服务中心、村委会、社区等前沿阵地相结合,与公安、法院、司法调解相结合,与政府部门联合多元化解复杂事项相结合,努力实现真代办、真解决问题。

  二是进一步拓宽信访代办渠道。充分发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面广、代表性强的优势,会同各级信访事权单位建立会商机制,做好纠纷调处、督办反馈等工作。打通旗县到盟市、盟市至自治区的代办渠道,提高代办质效。

  三是进一步推广网上代办平台。树立“互联网+信访代办”理念,形成全程可追溯、可视化的工作链条,做到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提升信访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是进一步建强信访代办队伍。加大信访代办培训力度,提高信访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优化工作流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事迹,为进一步深化信访代办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以“六个一”硬杠杠激励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作用

  自治区政协委员、乌兰察布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岳艳美:

  乌兰察布市政协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的工作安排,在自治区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全面落实委员“六个一”履职承诺践诺和主动请辞制度,引导广大委员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自治区两件大事,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主动发挥优势,积极献计出力。

  一是抓学习聚共识,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把思想凝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上来,让委员履职有方向。二是建机制优服务,制定《委员积分制履职量化评价管理具体办法》等10项规章制度,让委员履职有保障。三是搭平台重实践,建好“两代表一委员”之家联络办(室、站),大力推动“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健全“政协+法院”和信访代办工作机制等,让委员履职有舞台。四是建真言献良策,聚焦办好两件大事,持续开展“六个一”履职活动,让委员履职有成就。

  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解决部分委员高质量完成“六个一”能力欠缺、履职成效不够等问题。一要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委员联络服务、管理监督、履职能力建设等机制,帮助委员找准围绕中心、履职尽责的结合点,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出彩。二要搭建用好平台载体。健全协商议政工作机制,制定民主监督计划,依托“两代表一委员之家”、“界别活动室”等载体,为委员履职搭建广阔的平台。三要不断激发履职热情。坚持主席会议成员走访看望委员和谈心谈话制度,密切与委员的经常性联系,尽心尽力为委员履职排忧解难,当好政协委员的“娘家人”。四要着力优化评价管理。把委员履职的基本要求作为量化评价的硬性指标,树立奖优惩后的鲜明导向,建立委员述职和接受群众评议制度,激励和约束委员常态化履职、“全天候”履职。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