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搭桥”谋良策 政企“交心”聚共识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既要有大企业这样的参天大树,也要有广大中小企业万木竞秀。如何保护和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日前,2024年下半年“西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暨西安市政府与市政协联席会议召开。40余位西商代表与市长面对面,围绕“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和韧性”议题进行协商座谈。
“您企业所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当前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您认为我市在制定和执行中小微企业惠企政策中存在哪些不足……”2024年,西安市数千家企业都收到这样一份问卷,而这份问卷正与本次协商座谈会相关。为开好本次会议,西安市政协历时5个多月,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制定《调研工作方案》,编印《政策文件汇编》《学习材料汇编》《情况通报汇编》,组织召开专题讲座暨情况通报会,开展问卷调查,深入本地和外地企业实地调研,商请杭州、青岛、合肥、长沙等兄弟城市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等,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座谈交流和征求意见,掌握了全市中小微企业运行的底数和诉求,形成了调研报告、问卷调查分析报告、问题清单和意见建议清单。
西安的中小微企业活跃于全市经济运行的各个行业领域,贡献了50%左右的经济总量、60%以上的税收,是支撑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力量。此次参加“西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的西商代表也包括工业制造业、体育文化产业、零售业、贸易业、金融业、建筑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诸多行业。其中不乏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得主、发明专利大户、行业标准制定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优秀代表。
会上,企业家们结合行业和工作实际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意见建议。
汽车产业是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西安骏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少利认为,在强调招大引强的同时,也要重视基础产业,做好补链工作,让产业形成梯度布局、完整体系。
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创新是关键变量。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一凡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特别是芯片半导体材料的扶持力度;建立“一企一策一专班”,针对性扶持培育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拥有研发和专利基础的链主企业。
陕西维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平宇说,西安氢能汽车产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他建议制定实施氢能汽车购置及运营补贴政策,鼓励采购氢能车辆,引导物流、环卫、旅游等领域更换氢能汽车,支持氢能汽车制造业发展。
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工业企业开启了自身智能化转型。香侬科技(陕西)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喜斌建议,通过“数转智改”总平台提升有潜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点扶持一批工业软件企业做大做强……
“要坚持围着企业转、盯着项目干,特别要针对中小微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着力在腾空间、扩需求、组链群、强保障、降成本、优环境上打好‘组合拳’。”西安市市长叶牛平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并不时与大家互动,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梳理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及时研究对策措施,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3个多小时,11位西商代表敞开心扉、直抒所思所盼,市发改、工信、科技等多个部门现场解疑答惑,大家的意见建议得到充分交流碰撞,协商气氛热烈融洽。会议还逐条通报了2024年上半年“西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当得知大部分协商成果被转化吸纳时,与会西商纷纷为“面对面”对话迅速转化为“实打实”成效点赞。
西安市政协主席王吉德表示,市政协将积极做好协商搭台和成果跟踪落实工作,抓好调查研究、协商准备、促进成果转化等各环节工作,推动转化落实形成闭环,确保协商成果真正落地见效。(记者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