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府良机”推动“天府粮仓”建设——四川达州市政协建言补齐农机装备短板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推动机具类型适地,能够确保农机设备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有效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大宜机化改造力度,可以减少土地对农机作业的阻碍,提高农机设备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合理的服务布局,能够减少农机服务的空驶率和等待时间,提高农机服务的覆盖率和满意度。”
……
日前,在四川达州召开的一次专题对口协商会上,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主任王涛代表课题调研组,向市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和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介绍了《补齐农机装备短板 提升粮食综合产能》选题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
达州地处四川东部、川渝陕结合部,是典型丘陵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但全市646.63万亩耕地中,坡度6度以上耕地面积就达523.81万亩,占比81%,宜机化条件差,农业机械化难度较大,严重制约着达州农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为落实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今年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明确将‘推动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和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写入行动方案中。”为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加快“向科技要粮、向机械要粮”步伐,达州市政协将“补齐农机装备短板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列入今年重点调研课题,并6至8月组织专题调研组,历时三个月开展了重点调研,摸清全市农机生产使用家底,探索以高水平农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新路径。
“重要农产品机械化生产、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服务等方面,存在‘无机可用’‘有机难用’‘无机好用’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外出考察学习,调研组一致认为农机化水平在不同区域、产业、品质、环节等方面存在差异化发展。
针对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市政协委员缪凯建议,应以“天府良机”智库达州分中心为依托,联合相关单位组建协同创新、联合攻关联盟,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扎实推进农机研发攻关。他还认为,应当重点支持农机企业发展小而精、小而特的智能化、数字化丘陵地区专用现代农机装备。
“以‘立足西南、辐射全国’为定位,将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升级打造成集‘产、学、研、推、用’于一体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区,全力打造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高地。”市政协委员杨和平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大家还建议,应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梳理农机装备需求,建立全市农机装备需求清单,引导农机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对清单内机械积极研发、引进、推广,加快“机器换人”进程。
“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持续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市政协委员尹开银认为目前达州农机服务能力较弱,他建议,以加强研发攻关、打造产业集群、完善服务体系、改善宜机条件、加强人才培养为着力重点,不断挖掘发展农机装备新质生产力,加快研发生产出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天府良机”。市政协委员侯钟亿进一步建议,加强对农机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农机维护水平,引导农民积极使用先进农机,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全市农机装备需求清单、制定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市政协吸纳委员意见建议,于8月底形成调研报告报送至市委市政府,提出依托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建立丘区农机全产业链,促进“五良”深度融合,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调研报告很有深度,值得借鉴吸收!”“要以‘推介会为契机,全面落实省上‘29’条措施,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张杰副市长、市委书记邵革军相继高度评价,并责成市农业局吸纳有调研组成员参加的专题会研究采纳落实。
市政协副主席廖清江表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将进一步发挥专委会优势,持续围绕农机装备补短板汇众智、聚合力、集群策、建良言,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农业绿色发展,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
(胡珊 唐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