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亮点频道>> 要闻

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 深化团结引领界别群众工作

2024-12-02 13:28:42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第23期 陈莉莉 林洲我有话说
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强调:“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政协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鼓励支持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进一步抓实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画好团结奋进最大同心圆。

  引导委员深入界别群众,成为团结引领界别群众的知心人。创新组织形式,成立由市政协党组成员牵头的中共党员委员活动小组,实行“党员委员小组—党员委员—党外委员—界别群众”管理模式,明确党员委员每人联系3至4名党外委员、每个委员联系3至5名界别群众,构建党员委员、党外委员和界别群众联系网络。坚持基层“搭台”,围绕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企业发展等关键领域,在全市设立委员联系点12个,并制定《宁德市政协委员联系点工作规则》等,明确由牵头委员组织委员“到点履职”,让委员履职更具“泥土味”,为民尽责更具“烟火气”。探索“1+N”模式,即在重要协商会议上,组织1名课题牵头人作主旨发言、若干名委员综合所在界别群众意见建议作重点发言,充分反映各界别群众呼声,为宁德各项事业发展汇聚界别群众和委员智慧。

  坚持在界别中广聚共识、广集众力,搭建政协与委员凝心聚力的连心桥。增强界别组织力,搭建“民生讲坛”“科技下乡”等跨界别平台,组织职责相近、工作性质相通的界别,协同开展服务群众相关工作;按照“委员+群众”的组织架构,组建人民政协理论宣讲团、文史专家库、畲族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专班,吸引160多名界别群众主动参与;发挥市政协之友联谊会的作用,把30多名各界老委员纳入专家顾问团,鼓励老委员发挥余光余热、助力地方发展。增强界别凝聚力,建立“宗教界人士看发展”、港澳同胞“家乡行”“祖国行”等知情明政平台,让委员进一步通晓“上情”、了解“实情”;针对企事业单位外来高层次人才,推动多界别联办“新宁德人认知新宁德”活动,引导更多高层次人才扎根宁德,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贡献力量。

  推动政协机关大抓“政协业务”,当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服务员。紧盯基础业务,制定界别工作“五个一”制度,把提交提案、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开展聚识活动等纳入界别“规定动作”,要求委员严格落实沟通联络、宣传宣讲、问题收集和反馈等必要环节,推动形成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闭环。强化业务传承,把历届以来形成的季谈会协商、民主监督“回头看”等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并通过“每周讲坛”等平台,加强对机关年轻干部传帮带,推动政协事业、政协业务薪火相传。加强业务创新,结合周例会,定期组织晾晒成绩、比拼业务活动,推动形成重点提案遴选督办、“云义诊”等一批新平台、新机制,实现“一委室一特色”,使委员团结引领界别群众的抓手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多元、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政协)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