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亮点频道>> 要闻

“甜乡”绽放民族“团结之花”——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政协开展委员专项行动纪实

2024-12-02 13:26:51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第23期 蔡碧媛我有话说
0

  “芭蕉结果一条心,中华民族一家亲;铸牢民族共同体,幸福安康一家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小学校园内飘扬着扶绥县政协委员自编的壮族山歌。

  “剪除树冠顶端优势枝条,剪除四面交叉枝、重叠枝、并列枝,使树形呈塔状。”广西坚果日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伟正在给种植户培训坚果栽培管理技术。

  这是扶绥县政协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中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扶绥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有壮、汉、瑶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4%,全县常年甘蔗种植面积达109万亩,享有“甜乡”的美誉。近年来,扶绥县政协在委员行动中,充分激发政协委员积极性,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促进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用心用情绘制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扶绥壮族采茶剧是广西地方戏曲剧种采茶戏的一支,以壮族人民的山歌曲调为主,已有300多年历史。给学生们传授壮族采茶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县政协委员姚文每周的“必修课”。

  他带着剧团走进校园,让1200多名学生加入到采茶戏表演队伍中。到本市内外乡村、学校开展山歌和戏曲表演50多场次,观众达5000余人次。在一场场戏剧中,让更多人真切了解壮族文化的魅力,加深了不同民族间的感情。

  在扶绥县另外一个30平方米的小工作室里,卢志辉正埋头和学生们一起创作一幅关于民族团结的稻秆画——《五十六个民族》。“金黄的稻秆经过泡、熏、蒸、漂等工序,然后整平压制成片,再用电熨斗把稻秆逐片熨烫到已经勾勒好的画上……”他耐心地为学生们介绍着稻秆画的制作过程。开展委员行动以来,卢志辉经常进学校传授稻秆画的制作工艺,他作为扶绥县政协委员、民间工艺大师、“中国稻秆画第一人”,至今已培养了260多名新一代稻秆画传承人。

  为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扶绥县政协制定《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工作方案》,县政协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邀请南宁师范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杨军教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组织委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激励委员在助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中提升思想意识。

  目前,扶绥县政协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相关专题考察、协商50多场次,考察之后,县政协委员们纷纷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倡导全县群众参与志愿服务队,帮助困难家庭和孤寡老人,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克拉玛依市等部分县(市、区)开展“发挥委员作用,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专题考察后,韦立清委员提出建议。

  “接下来,扶绥县政协还将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积极发挥优势,以身作则,带头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甜乡’故事,使民族团结之花开满‘甜乡’大地。”扶绥县政协主席刘登科说。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政协)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