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亮点频道>> 调研采珠

于细微之处彰显为民情怀

2024-11-20 17:54:03 来源:人民政协网 我有话说
0

  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统筹推进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建设,拓宽履职渠道,不断提升履职为民的质效水平与精确度,把群众关心的“问题清单”变成一份份切实有效的“工作清单”,在民生问题、公益服务等细微之处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助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为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力量。

  民主监督 倾力护航“民生大事”

  “这条线路帮着宁溪山里的村民们运出了不少山货呢!他们乘早班车赶集市,中午卖完货就能乘车回到村口了。‘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真正缓解了山区村民们的出行难题。”在宁溪公交首发站站点,车站负责人指着一辆辆橘黄色的“共富微巴”,向区政协民主监督小组介绍“共富微巴”在宁溪镇新修公路上的运营情况。

  2024年黄岩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是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据了解,黄岩西部山区曾因道路崎岖,常规公交车无法通行,导致群众出行困难,制约了黄岩西部山区经济发展。2023年以来,黄岩区将公交线路不断向最高、最偏、最远的农村延伸,扫除了多个行政村的交通“盲区”,为西部山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开辟出新的通道。

  为深入了解“四好”农村路建设及管养情况,区政协副主席章永良带领民主监督小组前往县道黄前线、百王线、上垟乡境内部分乡村道进行实地调研,听取相关点位负责人介绍,并交流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要把控好细节,比如加强关注道路施工建设中的排水、标高等细节问题,做好工程建设的收尾工作。”“要重点聚焦山区独居老人‘出行难’的问题,打通山区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汇报会议上,委员们为这一民生实事项目的开展献计献策。

  2024年,区政协聚焦该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对人们关注的“幸福黄岩积极心理学服务”“智慧灯杆更新工程”“城区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一老一小’服务提升工程”等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协商式民主监督,科学查找难点堵点,全面梳理问题清单,精准提出对策建议。2024年9月,黄岩区政协还印发《政协台州市黄岩区委员会“2024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实施方案》,形成民主监督建议书,将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区政协履职的发力点。

  服务为民 关注群众“身边小事”

  服务为民活动是政协委员们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强化履职担当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区政协在公益服务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更深入了到基层实践。

  “中医推拿、砭石刮痧、免费理发、视力检测……”前不久,在新前街道西范村文化礼堂内,一支囊括了医疗类、咨询类、服务类、培训类、宣传类等20多项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为村民们开展综合服务活动。这支十分“全面”的志愿者团队就是在区政协牵头下新成立的黄岩区永宁志愿者联盟。

  2024年3月,我区集中整合了全区12支志愿者队伍成立永宁志愿者联盟,通过开展不间断的各类志愿者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传递爱心,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联盟以‘菜单+点单’模式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在充分做好群众需求摸排的基础上,统筹资源,分门别类制定志愿服务项目‘大菜单’。”区永宁志愿者服务联盟会长、区政协委员郑丹红说,永宁志愿服务联盟成立后,将打造一支多元化、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由各成员单位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人才,将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有机整合,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每日见行动,以推动我区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郑丹红说。

  成立公益联盟,开展志愿服务集市,设立微心愿……区政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倡导全区政协委员开展扶贫助残、向社会献爱心等公益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持续提升志愿者服务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推动我区公益服务建设。并依托政协“六送下乡”活动,在全面深入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后,通过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爱心资助等形式,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群众身边,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扎根基层 贴近群众“眼前难事”

  头陀老街广场上的“民生议事堂”,集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络点、崇学书房、协商驿站为一体,使用面积近360平方米。2024年,头陀镇积极响应上级政协的号召,在“民生议事堂”正式启动了政协委员“轮值”接待制度,使之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窗口。

  “大家都喜欢到头陀老街‘民生议事堂’找委员咨询拆迁问题,像蔡惠惠委员,她对征迁政策理解得十分透彻,而且能帮助大家反映诉求。”头陀镇双楠村党支部书记包灵斌说。蔡惠惠是区政协委员,曾在头陀镇爱玛工业园区项目征迁工作中第一个签下搬迁合约。这一年来,她积极参与政府关于双楠村拆迁的协商和讨论工作,且常在头陀镇“民生议事堂”用自家案例现身说法,细致解读政策化解群众顾虑,积极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推动了爱玛工业园区征迁项目实实在在的进展。

  不仅仅是蔡惠惠,每月25日,头陀镇的政协委员们轮流坐镇,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位来访的群众,帮助他们反映诉求。“我们厂里外来务工子女在公立学校的上学问题就是董林欣委员推动解决的,很感谢他。”头陀坤泰模具企业负责人说。

  “轮值制是为了让委员们与群众保持常态化沟通,以便更加及时回应群众的需求。”头陀镇党委委员、政协工作联络组组长李晶晶说,在“民生议事堂”轮值时,委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当地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咨询服务。他们深入剖析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了群众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不仅增强了政协组织的内部凝聚力,提升队伍建设,还显著提升了政协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使得政协工作能够更加扎实、高效地服务于头陀镇的发展大局。

  “小切口”做好“大服务”,除了‘民生议事堂’轮值站点,头陀镇还建立了25个村级“协商驿站”、1个企业驿站,将协商议事送到百姓家门口、工人厂门口,不断推动协商成果切实落地见效。

  近年来,区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通过“宣讲阐释、协商座谈、调研考察、走访慰问、谈心交流、提案建议、服务解难、线上互动”等方法,推动委员“服务为民”走深走实。健全联系群众机制,推动“联系群众”有力有序。进一步提高联系群众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构建通过协商活动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围绕协商主题开展联系,听取群众意见、增强协商议政实效;构建通过视察考察调研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围绕解决问题开展联系,反映群众诉求、推动问题解决;构建通过谈心交流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围绕凝聚共识开展联系,宣传阐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主动回应界别群众关切,让群众零距离感受政协别样温暖。(张芮潘佳乐)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