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市政协:老“树”如何开新“花”?
广东惠州市政协建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老“树”如何开新“花”?
本报记者 林仪 通讯员 冉隆江
巴黎奥运会,从开幕式到奥运场馆,从塞纳河畔到巴黎奥运村、媒体中心、接待中心,从科技感满满的超高清LED显示屏到淡雅舒适的布艺沙发,来自广东的“惠州制造”频频出镜。
据了解,惠州拥有智能家电制造业、食品工业、家具制造业等六大优势传统产业。2023年,六大优势传统产业有规上企业135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041亿元。对工业家底厚重的惠州来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绕不开的发展命题。
那么,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的高度挺起惠州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今年,惠州市政协按照市委部署,市、县(区)政协联动,开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调查研究,以家具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为重点进行协商建言。近日,惠州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就该专题开展协商议政,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寻良策。
问病要查根,解题要找因。传统产业为何“传统”?市政协常委、惠州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何燕航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老化,生产效率较低。他建议通过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助力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在惠阳区政协委员、名博家居董事钟颖丽看来,对于家居企业,应当加强创新设计,增加功能性、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努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智能元素的融入只是惠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方面。委员们说,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合作也能碰撞出“火花”。
近年来,由中国供销集团、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和惠州市联合实施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进展顺利。该基地集聚了智慧冷链、食材食品加工等6项功能。注册企业77家,已进驻投产运营33家,涵盖央厨预制菜、蛋制品等行业。
市政协委员、广东省供销合作社企业指导部副部长张璧认为,惠州农业和食品加工业要加速与基地链接,充分发挥基地现代农产品加工集群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食品加工产业升级。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产品,应该如何推广呢?市政协委员、劲家庄(惠州)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洪长春建议,多举办食品展销会,集中推介惠州特色食品,加强惠州食品行业商会组织建设。深入挖掘惠州特色农产品,形成高价值、市场广阔的农特产品产业格局。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除了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外,强化支撑保障,促进各类优质要素向传统产业顺畅流动,显得至关重要。
“当前应着力推动家具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不断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引导、帮扶建材业、纺织服装业和制鞋业转型升级,支持智能家电制造业延链、强链、数转智改升级。”会上,市政协课题调研组提出了“分类施策有序推动转型和优化升级”的思路。
针对企业的呼声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有关职能部门作出积极回应。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是未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廖巍表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重点,在企业融资、搭建平台等方面进一步做好服务,全面推动惠州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而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对传统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向传统领域转移转化、传统产业人才引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在传统产业中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
突出创新引领、加强平台建设、强化支撑保障……与会人员从不同角度回答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惠州之问”,在履职尽责中充分展现出政协的智慧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