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市政协:充分发挥陶瓷文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江西景德镇市政协——
充分发挥陶瓷文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徐敏
“陶瓷是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景德镇陶瓷是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优质媒介,要进一步讲好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故事。”“陶瓷创作者要积极汲取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各民族优秀文化营养,促进文化互鉴融合。”近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协一场民主监督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认为,“充分发挥陶瓷文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景德镇有基础、有优势,正当其时、正逢其势,是一篇大有可为的文章。
景德镇,一个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城市,有着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今年初,市政协将“充分发挥陶瓷文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列入2024年度协商工作计划,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财锋,副市长徐辉及市政协副主席王筱松领衔,由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牵头开展深入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20余家展馆,与部分在景的少数民族企业家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在景德镇生产、生活、创业情况。
“景德镇在千年不息的陶瓷生产中孕育出的陶瓷文化根植于华夏文明的沃土之上,搭建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器物平台,展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多元一体的统一性。”李松杰委员以景德镇烧制的元青花为例,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结合的产物,常见的龙凤纹、麒麟纹、荷花纹等是汉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白底青花吸收了蒙古族尊崇蓝白两色的观念;元青花纹饰繁缛又富有层次,这与伊斯兰文化中的清真寺及织毯、丝织品的装饰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陶瓷艺术的交流与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多年深耕陶瓷文化研究的张朝晖委员建议,要深入挖掘陶瓷文化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将陶瓷技艺和陶瓷文化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同时,鼓励陶瓷艺术家们将现代审美元素融入陶瓷艺术中,使陶瓷文化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市政协委员、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吴士婕建议,有针对性地开辟少数民族文化游。在展示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同时,展示好少数民族在景德镇的故事,少数民族在陶瓷历史中的贡献,以景德镇红色历史大事件为脉络,讲好讲全少数民族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的历史之路,展示传承之美。
“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交往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的历史,这一特殊的市情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景德镇的特殊意义和极端重要性。”市政协主席俞小平希望委员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政协履职建言各项工作当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景德镇故事、讲出政协特色,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社会各界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展现政协委员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