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冰雪“新装”
从长白林海到松花江畔,从林海雪原到冰湖腾鱼,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到“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吉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质旅游资源,拥有“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近年来,吉林省创新打造的“清爽吉林·22℃的夏天”和“长白天下雪”两大特色品牌,为文旅产业火爆“出圈”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在日前召开的吉林省政协十三届七次常委会会议上,委员们围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助力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与省科技厅、工信厅、体育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充分交流协商,助力吉林旅游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发展冰雪旅游产业是吉林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要求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发挥吉林省冰雪资源优势,实现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的重要举措。早在3月,吉林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及专家学者,会同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围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助力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专题,先后赴长春、吉林、辽源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通过收集资料详细了解河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好的经验和做法。
“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科技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冰雪制造核心领军人才缺乏,高层次科技人才与青年杰出人才比重低。”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省政协常委吕爱辉建议设立冰雪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冰雪产业人才。
说到人才,省政协常委李秀云认为,要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尤其是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都应该设立冰雪产业相关课程,并将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冰雪产业人才培养更好地提供专业支撑。
近年来,吉林省的冰雪装备研发生产取得重要突破,中国一汽自主研发的鱼形双人雪车填补了国产冰雪装备自主研发的空白,国产红旗雪车、辽源雪蜡车、发热滑雪袜等产品也亮相北京冬奥会……冰雪产业,吉林新“装”上阵。
“我们有装备,但总体情况相对比较薄弱,从产业链来说确实存在问题。”省政协常委王喆提出,在项目招商中要进一步搜集一些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补链强链企业,制定总体的专项规划,提升现有的装备企业自身强链补链发展的积极性。
“辽源在冰雪装备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冰雪运动服装、冰雪运动器材、冰雪机械装备三大类等,基本涵盖了整个冰雪装备的全产业链。”省政协常委、辽源市政协主席杨光建议以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为主体区域,建立冰雪运动装备和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园区,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同时支持各市州重点冰雪装备企业在省内外滑雪场及商场设立直营店,携手打造中国冰雪旅游高地。
“寒地装备有巨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寒地经济未来也会成为热点经济。积极研发寒地材料、电子元件等冰雪旅游装备基础零部件,促进寒地工业装备发展。”省政协常委赵平说。
“以数字化赋能冰雪旅游产业。”省政协常委王静慧认为,通过数据整合旅游互通,可为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装备等产业的发展协调各类资源,进而在冰雪旅游数字资源管理、冰雪运动消费、冰雪装备多样化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省政协常委崔岳春提出,应该将大数据平台建设上升到建立旅游行业模型的高度,将人工智能、AI和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冰雪旅游行业在大模型方面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讨论逐渐深入……委员们认为,应坚持以冰雪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依托吉林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聚焦信息化应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建立智能化旅游服务体系,提高综合性管理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冰雪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全面构建吉林特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冰雪产业体系。
吉林省政协主席朱国贤表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独特优势和职能作用,当好“两山”理念的积极宣讲员、高质量发展的模范实践者,加深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认识,为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紧扣优化冰雪经济产业布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将协商议政成果转化为助力优化服务供给、催生业态升级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