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浙江正接续而为——浙江省各级政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记事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好的营商环境犹如阳光、水和空气,既体现着经济发展“软实力”,也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硬支撑”。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的营商环境好坏备受广大民营企业关注。“聚焦聚力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今年浙江省政府计划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为了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浙江省各级政协积极作为,为引来更多的“凤凰”持续助力。
台州市政协:
“一号改革工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连续四年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新春第一会”主题。去年以来,台州市政协将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列为全市政协一项集体性、系统性的重点履职任务,组织开展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行动,全方位助推“一号改革工程”走深走实。
开展多维协商,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开展重点提案面商。市委书记就领办的重点提案《改革力度再加码 营商环境再优化》和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等面对面交流,真诚听取意见,共商营商环境优化大计。面商会情况在市政协和台州传媒中心联合开设的《请你来协商》电视专栏上播出,形成示范效应。二是开展政企互动协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连续两年召开政企协商会,分产业链选请参会企业家代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代表提出的建议,并抓好落实工作。9个县(市、区)政协结合实际,都开展了政企协商活动。比如,椒江区政协探索开展“政企同心”圆桌协商会。三是开展常委会议政协商。紧扣促进政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法治环境更加包容规范、市场环境持续减负增效、经济生态环境更加充实有力、人文环境更加和谐舒心,组织7名市政协常委和委员作大会发言,积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加强精准监督,助力促进改革举措落地。一是开展专项集体监督。在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领下,成立9个监督小组,组织700多名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开展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形成民主监督报告报送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助推“一号改革工程”纵深推进。二是开展专题视察监督。市政协主席会议集体视察市政务服务大厅,重点就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献计献策。9个县(市、区)政协围绕服务效能最佳,组织委员对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进行明察暗访、民主监督,推动“事好办、事快办”。三是开展“营商环境委员行”监督。要求市县两级委员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至少开展一次高质量的监督活动。比如,市政协总工会、民建界别委员赴界别群众企业诚信医化、文信机电开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民企发展活力”主题活动。台州市路桥区在全国首创亲清政商关系“1187”体系,区政协组织委员跟踪协商监督,助力该体系成功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深化为民服务,助力营造亲商爱商氛围。一是依托学习平台扩大传播。通过市政协“和合委员讲堂”等学习平台,深入解读民法典、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市政协社法民宗委在“和合委员讲堂”组织了“民营企业合规建设”讲座,近百名企业界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代表参加。二是依托协商平台建言出力。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依托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等平台,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出谋划策。比如,临海市政协委员围绕电价、天然气等能源消耗成本持续上涨问题,先后走访20余家企业,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协商解决企业用气用电成本高等问题。三是依托聚识平台释疑解惑。通过委员工作室等平台,积极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比如,椒江区政协法律服务委员工作室成功调解公司法律纠纷,挽救了一家即将分崩离析的企业。市政协在充分吸收委员工作室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关于中小企业惠企助企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民主监督的报告》,得到了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批示肯定,推动了党政相关决策的落地落实。
永康市政协:
一套“综合监测体系”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永康市政协结合永康市场主体规模庞大、营商环境感知力强的特点,着眼以企业“小哨点”检验营商“大环境”,打造横向和纵深协同发力的“1+6+N”(服务中心+监测站+监测点)复合型优化营商环境监测体系,为委员和企业反映营商环境问题提供新渠道,为引进市外先进经验搭建新平台,全力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3年9月成立以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监测体系共收到各类上报信息184条,其中115条问题信息得到快速解决或有效改善,59条意见建议得到快速答复和有效落实。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也为永康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立足“运行可持续”,探索监督新模式,创新打造复合型监测体系。2019年9月,永康市政协研究出台《永康市政协关于打造复合型优化营商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站)服务中心,确定一名事业编制人员专职负责,承担监测点(站)日常联系联络、信息收集报送、任务交办督办等工作。以企业聚集度高的镇(街道、区)联络组、重点地区驻外永康商会等为主体,创建经济开发区联络组、驻北京永康商会等6家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站,从市内向市外横向拓展监测覆盖面、从金华市政协委员到镇(街道、区)联络组纵向延伸监测触角。及时了解所在地行业、企业及商会会员单位的发展思路、投资意向、产业转移动态,助力寻找和创造投资合作机遇。以政协委员所在企业为重点,根据永康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阶段,科学筛选出28家在区域性、系统性营商环境问题方面关联较强的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
聚焦“作用发挥好”,探索制度强保障,科学制定“三化三办”运行机制。永康市政协研究确定“信息收集精准化、常态化、多元化”和“问题处置即时移交办、常态协商办、重点协商办”机制,确保信息收集更广泛、问题处置更高效、体系运行更规范。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深入基层,针对服务过程中反映的具体问题与建议开展调研,实现信息收集精准化;各委办主任、副主任不定期走访和调研联络组、界别组,及时了解一线情况,常态化收集信息;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依托“民情一点通”“委员工作室”等线上平台和“委员会客厅”“委员同心汇·永康窗口”“民生议事堂”“社情民意联络点”等线下载体,实现信息收集多元化。通过建立快速处理机制,将收集的信息分为3大类27小类,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得到准确的定位和归类,目前常规信息已实现2个工作日内完成移交、7个工作日内完成办复、10个工作日内完成反馈。一般性问题第一时间反映给“三服务”办、改革办等有关部门,做好跟踪办理和反馈;复杂问题由主席、副主席牵头,组织委员视察调研,开展即时协商,实现难点问题常态协商办;共性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以及有关部门,分专题、分重点、分阶段地开展“请你来协商”。
紧扣“效果看得见”,探索实战新路径,持续推动成果落地见效。永康市政协定期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听取工作汇报,落实分管副主席对口联系制度,不断强化监测信息收集、问题移交与跟踪落实。健全完善问题办理反馈体系,实时接收监测点(站)评价与反馈,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监测质效。开展“一对一”回访核实,针对群众反映的不满意事项,密切问题“提”“办”双方沟通交流,着力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重大问题的办理成效,适时召开民主评议会,形成建设性意见上报市委、市政府。通过全流程跟踪、多形式监督、多层次评议等形式,推动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从“一个点”到“整个面”。这样的做法直接改善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励着各方踊跃地反映问题、建言献策,形成“问题积极提、建议马上办”的良性循环。
复合型优化营商环境监测体系的创新建立,拓宽了基层政协收集社情民意的新渠道,丰富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载体,探索了增进政企沟通的新路径,让企业真正得到真实惠,对政协工作有促进,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推动,是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生动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协:
一个协商议事平台服务民营经济
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协谋党政之所需,尽政协之所能,结合景宁县打造“宁心向企”营商环境品牌的工作实际,搭建“宁心向企·企情议事厅”协商议事平台,目前,已举办3场协商会,2场建言资政沙龙,切实打造党委政府“好帮手”、企业“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
立足“做什么”,实现协商议事精准化。一是搭建协商议事平台。依托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园区服企驿站,以“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形式,搭建“企情议事厅”,畅通协商渠道,探索在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涉企部门高效闭环解决中开展民主协商。二是务实选择协商主题。重点围绕县域经济及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党政交题:由县委、县政府交办;重点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定经过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共同会商。针对协商建议案,主要领导连续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落实,并推出“首违不罚”、减少检查次数等有力措施。政协选题:通过政协常委会会议和主席办公会议审定的议题,主动邀请协商。如围绕“总部经济”“工业经济”两个平台,开展全面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县政协鼓励企服中心点题、委员荐题、群众征题,使协商议题更科学合理。三是合理确定协商主体。根据协商议题需要,充分考虑议题类型、涉及范围、复杂程度和参与对象的广泛性、代表性,明确各层面参与协商议事的对象来确定协商主体。如“招工难”协商会,邀请县政府、县直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党政相关领导,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工人代表共60余人到会,在协商交流中广集良策、广聚共识。同时,通过协商工作的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建立协商人才智库。
立足“做多少”,推进协商议事专业化。一是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围绕协商议题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与协商议题相关的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摸清利益相关方的愿望、诉求和建议等。对协商议题中敏感的问题、多年积累的难题等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相关情况,提前与相关部门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二是深入开展协商议事。严格协商程序。按照“明确协商议题、组织协商调研、确定协商人员、开展协商活动、报送协商成果、成果运用反馈”的程序,组织开展好协商活动。灵活协商形式。通过会议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多种形式,协商场所以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也可以选择在园区、乡镇(街道)等现场。三是及时报送协商成果。经协商达成共识的议题,及时汇总整理形成协商意见建议,以协商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大会发言等形式报送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今年两会期间,通过大会发言《聚焦“两个健康”助力民营经济“出圈”》报送协商成果,得到领导批示肯定,有效助推企业家队伍建设。经协商未达成共识的议题,可安排再次协商,同一议题协商次数原则上一年内不超过3次。协商完成后,认真汇总整理协商意见建议。
立足“做出什么效果”,提升协商议事实效化。一是推进成果转化落实。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对相关部门的办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适时通过组织委员开展民主监督、调研视察、民主评议等形式对成果转化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再监督”;对县委、县政府领导批示的意见,县政协跟踪督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协商成果进行追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反映,确保成果落实不出现偏差,不走过场。如组织开展了重点项目“攻坚克难划句号”专项行动完工项目政协委员回访活动,形成视察报告报县委县政府提供参考。二是综合评价提升质效。引入政协委员参与涉企问题处置的评价,把委员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涉企问题解决成效,促进协商成果运用的高质量。
(供稿:浙江省台州市政协、永康市政协、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