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转变”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云南红河州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不断深化对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以“三个转变”推动全州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更好服务红河高质量发展。
一、把“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以创新思路突破常规思维,将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从“工作对象”变成“工作力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质量。一是助力优化委员队伍结构。以州县政协换届为契机,建议州党委统筹考虑委员数量规模和人选在界别的代表性,使委员结构更优化、代表性更广泛,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本届州政协新提名的249名委员主要从与 “三个示范区”建设紧密联系的行业中产生。二是着力推动“全员入委”。通过把426名州政协委员全部编入8个专门委员会,推动13县市政协顺利完成“全员入委”工作,建立以专委会为依托、以委员为主体的界别履职新机制,既充实壮大专委会工作力量、改善专委会履职能力结构,又为委员履职活动拓宽渠道、扩大平台。三是着力开展“双优”品牌创建和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用好专委会“七个一”和界别“五个一”活动载体,以开展“五个一”委员履职活动和委员履职标兵、知名委员工作室“双优品牌”创建为抓手,建立195个委员工作室,引导全州3028名委员与9084名界别群众建立联系机制,推动委员履职重心下移,让群众深切感受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越来越多的界别群众成为收集民意的“信息员”、宣传政策的“讲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现质效双提升。四是着力建设“参政智库”。与红河学院合作共建参政议政智库,合力汇聚州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形成人才聚集的“滚雪球效益”,放大智库优势和特色,提高了建言献策“言”值,更好地服务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把“各自为政”转变为“共建共享”,有效提升政协履职的整体效能
加强州县政协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密切协作,着眼解决资源力量整合不够、协调配合不足的问题,推动平台共建、品牌共育、成果共享,不断提升全州政协组织的整体履职效能。一是探索搭建“我们来协商”平台。聚焦州委关于滇南中心城市、弥泸一体化、建水石屏一湖两城、沿边开放和南部振兴“五大布局”重大部署,对应搭建5个跨县(市)域协商平台,探索建立州县(市)政协联动、形式多样、品牌统一的协商平台体系,推动政协协商成果转化为区域协调发展实效。二是创新搭建“同心议政”平台。协助州委出台《关于搭建人民政协“同心议政”平台的意见》,通过凝聚共识、资政共商、课题共研、监督共融等合作方式,更好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中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红河实践的共识和力量。三是聚力搭建“院坝协商”平台。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以助推创建一批普法强基示范村等“五个一批”为载体,成立5支委员志愿服务队参与协商议事,抓实省州县三级政协联动试点示范,助推农村普法强基、化解矛盾、移风易俗、文明进步。累计开展院坝协商活动174场次,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具体问题488个。建水、绿春等9个县市政协案例入选全省政协院坝协商典型案例。四是大力开展“助推经济委员在行动”。围绕州委经济工作“快转型、强升级、提质效”部署要求,开展“凝心聚力强信心、协商议政建诤言、助推经营主体倍增添活力、发挥委员优势助招商、民主监督促落实”五项行动,为全州经济转型升级献计出力。同时,主动对接省政协全球华商聚云南、千名港商云南行、滇商大会“三大招商活动”,大力宣传推介红河。
三、把“两张皮”转变为“双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消除党建与履职“两张皮”倾向,持续推深做实党建与履职双融合双发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出台“一个规范性文件”保障政协全面履职。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州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做好新时代州县政协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对解决政协工作不够规范、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人员老化等问题提出具体的办法措施。二是通过“三规范一加强”夯实政协组织体系。通过规范编制管理,着力解决机关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通过规范干部配备,有效解决“一人委”问题;通过规范机构设置,推动专委会运行更加规范高效;通过加强基层政协力量,有效夯实协商议事根基。三是全力推动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召开全州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持续实施红河州政协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创新打造红河政协党建“三五”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履职。
(作者: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协主席、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