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瓶颈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玉林市政协主席吕剑枫:
破解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瓶颈
本报讯(记者 肖亮升 通讯员 刘乔芳)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疾控人员第一时间做好流调、核酸检测、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了疫情发展。
然而,各级疾控机构因职业前景没有医院好,难以招聘到专业的人员,导致疾控人才紧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玉林市政协主席吕剑枫举例:玉林市疾控中心属于事业单位,存在高级职称比例限制个人工资的上升空间、工作繁重压力大等问题,致使专业人才流失严重,2020年至今已流失技术骨干31人。
为了寻找问题症结,吕剑枫通过委员走访“三联四促”方式,走访市县两级政协委员、玉林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还深入到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开展调研。她了解到,基层的疾控机构编制普遍较少,人才断层现象明显。
吕剑枫组织力量对疾控中心人员开展收集社情民意活动,大部分疾控中心人员希望:疾控人员的平均年收入水平应当与当地同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相一致。由此可见,“待遇留人”是解决当前人才流失的关键问题。
在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吕剑枫提交《关于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提案,建议从自治区层面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把优化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纳入全区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政策支持;规划调整各辖区疾控人员编制,逐步增加公卫专业人员,实现人员数量与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适宜配置。
“留住人才,提高待遇是关键。”吕剑枫建议,完善疾控体系薪资制度,提高人员收入分类保障,探索完善疾控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模式,确保疾控人员的收入突破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同时,以省级为单位制定目标考核标准,考核合格的,基本公卫项目经费中的1%、5%、11%分别作为省、市、县级疾控中心的业务收入,用于改善人员待遇。
吕剑枫还建议,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双向培训”机制,造就优秀疾控人才队伍,建立全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医防结合,组建一支“预备役”医防结合队伍,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