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亮点频道>> 履职亮点

从“中国零售第一城”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2-09-19 08:43:59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从“中国零售第一城”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上海市政协“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常委会会议综述

上海市政协委员在第一百货调研 黄铮 摄

上海市政协委员在“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西路商圈调研 黄铮 摄

  本报记者 顾意亮

  179年前,寰球万商云集于黄浦江畔,上海开埠。

  179年后,深植百年商业文明的上海又有了新路标——2021年7月,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根据上海市政协2022年度协商议政计划安排,2月,由上海市政协经济和金融委员会牵头的破题工作启动。市政协主席董云虎高度重视,李逸平、寿子琪两位副主席倾力指导,专委会通过组织常委和委员实地调研、调研座谈、专家座谈、互联网企业线上座谈、政府部门书面函调等多种形式,并借助“政协直通车”网络平台和“政协通”手机软件等渠道征集委员建言。

  6月中旬起,市政协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合作开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对策研究”重点课题调研,并邀请部分常委、委员参加,为形成高质量的建议提供支撑。

  “‘十二五’期间,上海已对‘国际消费中心’这个概念进行系统研究并形成决策咨询报告。历届市政协,在促进消费、提升内需方面的调研和履职活动几乎从未间断。”在市政协常委专题学习会上,主讲人、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桦介绍,“当年上海提出此概念,更多是以城市视角、从上海自身发展历史脉络和国际经验出发,提出的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建设世界级消费城市’等目标也与之匹配。”

  对于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布首批培育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朱桦认为,此轮国家层面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有助于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助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 视角变了 问题来了

  8月31日,上海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围绕“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议题开展协商议政。市政协常委、经济和金融委员会主任严旭举出一串数字:

  “以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化商圈南京西路为例,人均消费额不及纽约第五大道的1/9,国际游客比例不及东京银座的1/7”;

  “在上海购买国际品牌的完整性、时效性和价格优势不明显。国际一线服装品牌与国外价差在1倍以上,这距‘买全球’目标有差距”;

  “国外化妆品新品需要1-1.5年才能在本地上市,大量进关、送检、技术审评流程走下来‘新品变成淘汰品’”……

  严旭说:“以有着‘中华商业第一街’美誉的南京西路商圈为例,熙熙攘攘背后有着部分区域停车难、打车难以及交通系统复杂、休闲区域少等问题,商业街模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商业设施同质化竞争、重复性开发与分布不均衡并存;消费的体验感等软实力待提升等亟待打通的瓶颈。”

  他分析:中华老字号、上海老字号、中高端本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够,除冠生园、光明、老凤祥等,多数品牌在全国处于消费者认知度低状态,且客户群体偏老龄化;消费便利化的制度供给有待全面完善,政策激励需兼顾与消费紧密相关的生产、流通等上游环节,通关、检验、行政审批成本需进一步压缩空间。

  “问题找到了,方向也就明确了。”常委们认为,当前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消费恢复基础尚不稳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具体行动,对稳住经济基本盘具有积极作用。

  “消费与民生息息相关,是城市的烟火气和生机所在,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会的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回应,我们将着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质品牌在沪落地生根,提高消费资源的全球聚合力、吸引力、辐射力。同时加快培育本土品牌,深入推进老字号守正创新,让更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一步引领国际时尚潮流。

  ■ 数字赋能 打造文旅IP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对于这个“关键力量”,他要求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会上,常委们达成基本共识:数字化手段除了赋能实体经济,也重新定义了很多概念,比如商品、价值、偶像、消费者、时间和空间,形成的新生活现象、生活方式和生活趋势。

  大家回忆起会前调研,许多国际化消费品牌如Nike、Adidas、Gucci等正在尝试以数字消费方式吸引年轻人,再用数字时尚形成新的扩张。“上海‘十四五’重点产业首次把‘时尚消费产业’纳入其中。这一领域的主力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我们要关注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委员们说。

  与此同时,数字赋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也渐渐清晰:通过市级规模的“公共数字能力平台”搭建,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云算力”“边缘计算”“AI模型”等公共和公益服务资源,在数字化创新中不断试错和积累,政府要关注“后浪”,爱护“前浪”,善待“沙滩”,让企业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受益者。

  文旅IP是什么?代表文旅智力创造作品的版权。

  市政协常委、市总商会副会长赵丽佳说:“上海文化底蕴是深厚的,有石库门文化、外滩文化、旗袍文化、沪剧文化等等。但是上海的文旅品牌整体形象并不明确,尤其缺乏生动性、感染力及标杆旅游载体,与纽约、巴黎、伦敦等世界著名城市相比,上海文旅的整体形象是模糊的。”

  委员们认为:要基于对消费需求的满足,围绕主题性、独特性、引爆性、互动性、延展性、符号性、创新性,提炼上海各类文旅的品牌内涵,形成有影响力的文旅IP。建议因地制宜地采用震撼唯美的景观化塑造、博物陈列的馆藏式展示、精彩生动的表演式展现、情景互动的活动式体验、科技支撑的智能化再现、主题文化的集聚式打造等多种方式,推动微旅游、线上演播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打造文旅IP。

  “通过‘旧空间+新内容’的城市存量空间改造升级,打造海派文化标志旅游建筑群。”委员们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及信贷、融资、税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强化金融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创新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投融资机制。降低项目准入门槛,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中。

  “通过布局数字信息、绿色智能等,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打造一批高科技、定制化、体验式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宗明,很认同委员们的观点,希望和委员们一起进一步调研,推动元宇宙、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时尚产品生产和消费,以时尚设计引领时代潮流,激发绿色、健康、智能和个性化消费,加快打造世界级时尚消费品产业集群。

  ■ 免退税经济,谁来免、怎么退?

  上海免退税经济发展如何?一方面:免税购物规模全国领先、行业地位凸显;离境购物退税商品销售额、服务境外旅客人数位居全国首位。另一方面:退免税品类不够丰富、额度不够宽松,市内免税店仅中服免税店一家。

  虽不能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但起码与“国际消费中心建设”这个目标并不匹配。

  问题在哪里?

  经过深入细致调研,四个短板逐一被挖掘:免退税市场经营主体较少;离境退税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免税品牌品类不够丰富;机场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未形成联动效应。

  谁来免?

  委员们给出方案:按照中央加快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的发展要求,积极争取财政部、商务部等中央部门的支持,尽早拿到免税牌照,打好发展免退税经济的基础。

  “市内免税店规划选址建设步伐要快一点,更快一点。”委员们建议,在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西路商圈、北外滩等区域推出一批离境退税示范街区,在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新片区等选址建设以免税购物为核心的商业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

  此外,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放开市内免税店国内居民购买限制,并增加免税购物额度;支持国内外专业机构进入退税服务市场。做大退税服务市场规模,推动退税服务国际化、市场化;进一步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政策支持,在明确国产商品进入免税店销售的具体面积规定和销售退税等操作细则方面先行先试;借鉴韩国经验,争取将引入国产品牌作为机场、口岸管理单位开设新一轮免税店招投标的前置条件。

  怎么退?

  委员们也有考虑,加快市内免税店和机场免税店联动布局,打通线上线下免税购物服务链条,大力推广自助退税应用,打造“互联网+旅游零售”新业态模式;进一步优化“出境预订、进境提货”“网上预订、机场提货”免税购物流程,推进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实现相互预订提货。

  “要扩大购物退税商店覆盖面。”委员提出,探索优化即买即退试点服务流程,提升退税便利度。建议由市、区两级财政统筹安排资金,对退税商店和代理机构按业务量给予补助,提振市场信心,巩固上海免退税经济全国领头羊地位。

  “大家的建议很有价值,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加强政策对接,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发挥政策制度激励作用,鼓励企业主体加大研究、设计、开发等投入。”宗明表示。

  政协委员和市政府相关负责领导的互动协商在一个又一个话题中层层推进,渐成共识——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已经并将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扩大内需是势在必行的长期战略选择,上海须有更多担当作为。

  委员们提出:要紧扣国家战略,聚焦浦东引领区建设、自贸区新片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战略机会把握能力。

  市政府相关负责领导表态: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对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世界影响力”能级显著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充分彰显、“国际大都市”风范更具魅力“三大目标”。

  归根到底,要放眼“国际”,聚焦“消费”,各项政策要有利于形成“中心”。

  179年,沧海桑田,上海再出发!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