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犹照廿四桥——江苏扬州政协持续21年打造“政协论坛”
通讯员 崔苗 张蓉蓉 本报记者 江迪
11月16日,2021年度“有事好商量”江苏省扬州政协论坛如期而至。从2001年起,扬州“政协论坛”已经连续举办21年。今年,扬州市政协将政协论坛与网络直播协商、市县联动协商、界别小组协商、专家高层协商等多种协商形式相结合,让老品牌再次焕发新活力。
21年来,扬州市政协每年将一个党政关心、群众关切、委员关注的话题设为论坛主题。近年来,扬州先后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世界级名片,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持续放大‘三都’品牌效应,推动扬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扬州仪征市政协文体界在本次论坛上就“加强扬剧人才培养”等议题提交论文。这是市县联动的产物。今年10月18日,扬州市政协副主席林正玉带队到仪征参加文体界别组“扬剧人才培养”“有事好商量”专题协商议事活动。
此前,7月,扬州市政协党组成员陈曦带领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会同江都区政协教卫体文委员会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10月,部分住江都的扬州市政协委员和江都区政协委员共同调研,形成“打造活态展示的运河古镇”调研报告,在本次论坛上发言交流。
扬州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本次论坛首次采用市县联动的方式,联合开展视察调研、联动进行研讨交流。
扬州全市政协广泛发动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致力扩大宣传、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增进合力。借助“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要求市县每个界别小组围绕主题先开展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后以界别名义形成论文,市政协调研组也有选择性地参加了市县多场界别协商议事活动,将重大课题协商延伸到基层和群众之中。
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围绕主题提交130多篇论文。会前,所有收编的论文均提前送到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案头,论坛当天他们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对委员提出的打造运河旅游风光带、建设东亚文化产业合作示范区、助推淮扬菜产业化发展等问题一一回应。
同时,本次论坛依托各类云平台,吸引了16万网友在线观看,超1万人次评论。政协履职App点击率达85%以上。
热烈的现场讨论、高效的云上协商、务实的部门答复,得到各方一致好评。扬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进健指出,扬州政协论坛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资政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合理施政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议和参考,充分展现了全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和担当。市政府将认真梳理、精心研究、充分采纳,努力转化为推动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务实措施。
扬州市政协主席陈扬表示,扬州政协论坛已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政协系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履职品牌。要充分认识打造“三都”品牌、建设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意义,努力将扬州的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