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政协召开“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主席民主监督座谈会 在一问一答中凝聚共识
人民政协报讯 “请问,当前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企业这方面的技能人才短缺情况严重,在培训和提高技能人才信息化水平方面,政府层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近日,在青海省政协召开的主席民主监督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青海花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文林提出的问题得到了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认真回应。
“韩文林委员的提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毛江明回答:“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打出一套‘组合拳’,制定数字技能工作培训方案,引导技工院校开设数字技能专业,增加数字技能培训内容,推动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规范和运用数字技能人才职业评价标准,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既是建设技能型社会、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社会各界对此非常关注。今年,青海省政协把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省政协今年重点协商课题之一,开展主席民主监督。从5月份开始,省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市州、企业、职业院校开展实地调研。8月4日,省政协主席多杰热旦主持座谈会,副省长杨志文、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与省政协副主席、部分住青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围桌而坐,就“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沟通协商。
省政协副主席王绚在调研报告中肯定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从搭建好一个平台、完善好两个体系、做好留“人”工作、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省政协副主席张文魁、杜德志、马丰胜结合前期开展调研情况,分别从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激励价值、构建校企协同育才新机制和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省教育厅、省人才办作了回应性发言,提出了今后工作方向和措施。
会议现场,委员们与政府部门负责同志的交流热烈进行,协商进一步深入。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李莉娟提出:“政府在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有效机制上还有什么考虑?”
毛江明回答,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定期会商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协调、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在精准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方式、政策支持等方面有哪些新举措?”省政协委员、互助土族纳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师冬花提出了问题。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林答复道:“加强以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农牧民合作带头人为重点人群的培养,开展产业链培训,转变培育模式,支持创办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高素质农牧民更好发展。”
委员们开门见山,问题贴近群众,政府部门释疑解惑,在有问有答、有来有往中增进了共识,为助推青海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合力、添动力。
杨志文认为,省政协围绕“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主席民主监督,选题政治站位高,基层实践调研深,问题短板把握准,工作对策建议实,并表示,要从构建培养格局、健全使用机制、完善评价体系、落实激励保障制度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加快全省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多杰热旦提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吸收民主监督的积极成果,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关键环节,持续建言献策,广泛凝心聚力,为新青海建设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马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