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治理赋能添力
——四川省绵竹市政协探索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结合记事
“成立旅游专合社是好事,但是规矩会不会经常变?”“多了这么多条条框框,肯定要增加成本,不划算。”走进四川省绵竹市清平镇院通村,一场围绕“乡村民宿发展与管理”的“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正在广场上的议事厅中举行,村干部、村民代表对此纷纷发表看法。
“大家一起制定的规矩不仅要报村两委通过,我们市政协也会对落实情况进行民主监督。”“成立旅游专合社可以进行统一规划,建立品牌意识,统一招商引资,而且还可以进行产业互补,肯定比原来挣钱。”市政协委员孙岩松的发言打消了不少村民的顾虑。经过2个多小时开诚布公的讨论,会议就是否成立院通村旅游专合社、提升民宿产业发展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参会的清平镇党委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表示,“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决策过程当中,让大家都明明白白这个过程,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有事来协商’确实有用。”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搭建“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这一充满泥土气息的政协基层协商平台,正是绵竹市政协积极探索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结合,有效助推党政科学决策有效施策、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生动实践。
在2020年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绵竹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侯光辉以《院坝坐好好说大家事商量做》为题作了大会交流发言,获得了全国政协的高度肯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创机制搭平台 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2019年8月,四川省政协启动了“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绵竹市被确定为全省16个“有事来协商”试点县(市、区)之一。
“建立‘有事来协商’平台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市县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分管“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市政协副主席曹世民介绍,绵竹政协作为基层政协,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没有工作机构,因此,要发挥好政协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发挥好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就需要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原则,构建起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履职网络、搭建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的协商平台、建立完善协商民主向镇村社区延伸的机制。
为此,在绵竹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协成立了市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指导基层开展协商民主建设工作。在乡镇,相应组建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委员会,结合乡镇(街道)特色,安排政协专委会对口联系,并建立了政协委员联络点,每个点安排10名政协委员,参与指导乡镇(街道)协商议事活动;在村社区,建起了由市政协委员和当地有威望、有影响的人士组成了“协商议事会”,并由委员担任召集人。同时,在政协委员、市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中,广泛推荐行业专家人才36名,组建了协商民主专家人才库,为协商议事、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政协委员成为了上承接专门协商机构、下联系广大群众的关键,形成了联络点、人才库与镇村协商平台的有机结合,构建覆盖市、镇、村三级的政协协商工作网络,实现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衔接。
同时,按照省政协构建“2+4+X”协商体系要求,形成了具有绵竹特色的“135工作法”,即聚焦凝聚共识建言资政双向发力这一目标,每年在政协全会、常委会、主席会3个平台上开展“2+4”次高层次协商,开展“院坝协商”、委员工作室协商等5种小微协商若干次,推动形成了协商形式更加丰富、协商议题更加广泛、协商程序更加规范、协商主体更加多元的政协协商体系,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重要渠道。
定制度提水平 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为确保协商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我们建立完善了协商民主向镇村社区延伸的机制,让绵竹‘有事来协商’成为各级党政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建言献策、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市政协秘书长陈其荣介绍,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明确了镇(街道)基层民主建设委员会、政协委员联络点工作职责,明晰了村(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具体工作内容;制定了协商议事会议规则、议事流程、群众走访制度等;各议事会还针对自身特点,制定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工作办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层协商议事程序、工作流程图。
“村里越来越漂亮,游客也越来越多,路边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了。”“餐厨垃圾跟普通垃圾倒在一起,味道太大了。”……走进绵竹“院坝协商”诞生地——九龙镇棚花村,市政协委员李国平与几位村民随意地坐在“议事厅”里的竹椅上,就着老荫茶,了解村上发展的新问题。
“2020年,我们村协商议事会成员走访群众200余人次,收集整理意见10条,全部转化为村里的具体措施。”李国平说,为保证民主协商的科学性,市政协制定了“调研在决策前,协商在决策中,协调在决策后”联络点民主协商三原则,明确要求政协委员和协商议事会成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群众进行调研,填写《协商议题登记表》,汇总后,报村(社区)党组织确定协商议题。协商成果也必须形成“协商成果建议书”报村(社区)党组织参考决策。协商结束后,各联络点政协委员还将针对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进行民主监督,促进民主协商决策转化为具体成果。
“我感觉个人的履职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成就感、荣誉感越来越强。”谈及一年来的履职收获,李国平自豪地说,通过召开联络点政协委员报到见面培训会、各村(社区)协商议事会成员培训会以及观摩、总结各镇(街道)院坝协商活动,自己对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认识更加清晰;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议题筛选、协商讨论、成果应用、跟踪问效等全过程活动,对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政协委员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如今,自己对“政协委员”这个称号较之过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坚定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信念。
精选题凝合力 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显成效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市政协委员黄静、唐烺峰等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调研,这一次他们回访前期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还得为明年的“院坝协商”梳理议题。
“协商议事内容既不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更不能不管不问、摆摆样子。”说起选题的科学性,黄静如数家珍,在她看来,在村(社区)展开政协协商,商议的内容应包括事关镇村(社区)发展的重大事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共性问题。她的这一看法与市政协归纳的“两议、三不议”(事关发展长远的必议、群众高度关心的必议;有悖公序良俗的不议、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的不议、涉及小群体利益纠纷的不议)高度吻合,而这一成果也被省政协吸纳进了《关于全面开展“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中。
“在调研和协商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挥我们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于这一年多的履职实践,唐烺峰也有不少感受,在他看来,无论是调研还是协商,都应该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及时向群众进行宣传解读,让群众了解政策、支持政策、享受政策。对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或者意见建议,属于个性的问题应向当地党委、政府以及村组反馈;属于共性的问题,应通过社区民意、提案等向市委、市政府或者相关职能部门反映;热点问题应邀请相关部门现场与群众沟通,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在玉马社区“有事来协商”阵地高高悬挂着一面“为民解忧、心系百姓”锦旗,这是在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协商建成了小区养老服务中心后,该社区全体业主为表达感激之情而特意制作的,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封给市政协的感谢信。棚花村开展了以集体资产管理为议题的协商活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集体资产运营方案,成功盘活了集体资产,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汉旺镇天池村通过协商,完善了综合市场功能设置,极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孝德镇兴隆社区就场镇管理颁布了多个针对性管理办法,有效提升了场镇风貌;麓棠镇玫瑰新村对统一小区外观风貌进行协商,制定了风貌管理办法,得到村民的赞同和认可。
据统计,一年来,绵竹市政协200余名政协委员参与到“院坝协商”活动中,先后走访群众1200人次,收集民意530条;“有事来协商”各平台开展协商活动62次(其中开展“院坝协商”21次),形成协商成果建议67条,极大地激发了群众主人翁意识,有效减少了党委政府工作阻力,凝聚起了发展共识。
“面对新阶段、新命题、新使命,绵竹政协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新时代政协组织的职责定位,创新工作思路,细化贯彻举措,坚持聚焦聚力,紧扣党政工作的重点、群众生活的难点、社会治理的焦点,务实灵活地组织开展各类协商活动。”谈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侯光辉表示,要在学习上再深化,认识上再提升,工作上再加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奋力书写新时代政协履职的精彩答卷。(绵竹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