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书院读书群开展考古和中华文明起源讨论
溯源来路,是为了展望未来;回望过去,是为了看得更远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全国政协书院读书群开展考古和中华文明起源讨论侧记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时间回溯到距今8个多月以前: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依托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的“网上政协书院”正式开院。
想不到政协委员们也很“潮”,善于以“手指的舞蹈”表达思绪、交流沟通。网上政协书院一开张,就人气爆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乡村振兴、国学、读书漫谈等十多个主题读书群组应运而生。碎片化时间如此宝贵,很多委员一大早就到群里打卡报到,深夜时分还谈兴正浓,书院里书香四溢。
全国政协领导也经常参与委员们的讨论,发表睿智之见,有时还在群组里出题点题,引导和助推话题升温。委员们把政协书院视作实现履职的补给处、加油站,在读书、荐书、讲书、评书和交流互动中明方向、聚共识、作示范,有效提升自身履职能力。
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激发了委员们求知探讨的热情,特别是读书漫谈群,考古和中华文明起源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书院开讲堂: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近些年,我国考古工作有哪些重大发现?这是委员们极为感兴趣的话题。
政协书院虽然开张时间不长,但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做法,比如,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请相关领域的委员当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这样的网上大讲堂备受欢迎。
政协委员中不乏考古领域的权威专家。读书漫谈群群主、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委员请来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委员,对近几年30个重大考古项目进行系统梳理,与大家分享考古新发现的内容及价值。张自成委员如数家珍: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汉代“疏勒城”重现,是汉代中原王朝有效治理和管辖西域的历史见证;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青藏高原的唐风壁画,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见证;山东章丘焦家大汶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其白陶鬹像一只昂首打鸣的公鸡,象征着大汶口先民昂扬向上的精神;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是西周封国的都邑遗址,也是宁夏南部及泾水上游地区首次发现的一处大型西周遗址;陕西榆林石峁遗址,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早期阶段城址,被誉为“石破天惊”的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被称为河洛古国,揭开了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300—4800年)大型聚落面貌,为研究中原文明的曙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资料。
连续半个月,每天晚上,读书漫谈群里委员们如约而至,张自成委员准时开讲,娓娓道来。“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张自成委员喜形于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考古工作者的极大鼓励和鞭策!”
其间,也有委员“举手”插话提问,河南省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委员,都是知名的考古学家,他们适时补充相关知识信息和考古图片,解答“学员”的问题。可见,政协书院的线上讲堂,有主讲、有助教,还有图有真相。
资深注册会计师张连起委员用颇有诗意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学习感受:“有人说,考古是回乡,也是探家,我深以为然。张自成委员呈现的泥土中的中国历史,不是岁月的唏嘘,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深刻记忆。”
委员们表示,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走的就是一条与其他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
高水平论坛:如何看待中华文明起源
西方学者把城市、文字、国家作为文明起源的三条标准。
委员们在讨论中说,东西方文明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也不应该用完全相同的标准来考察东西方文明起源。我国考古学界把西方学者提出的三条标准发展为适合中华文明的四条标准,这是中国学界的一大贡献。同时,大家也认识到,探讨人类文明起源特别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认定标准工作并未完成,“还在路上”。
这个话题犹如一石入水,涟漪不止。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及认定标准的讨论,格外热烈。
读书群举办“浙江周”,委员们用一周时间集中探讨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良渚古城遗址重新定义了世界文明起源的内涵和标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为世人全面认识古代中国提供了独特窗口。”浙江省政协主席葛慧君的话得到群员们的一致赞同。
委员们表示,很长时间以来,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的历史是从殷商起步的,距今3500年左右。而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向全世界证明,中华文明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从而使中华文明拥有了与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文明遗址并列的文明高地,它是中华儿女回望5000年历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精神依托。
在文明起源诸要素中,文字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一位领导同志提出,在殷商甲骨文之前,中国还有没有可供识别的文字?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已然是很成熟的文字体系,它们经历怎样的创造和发展过程?他还推荐了安徽师范大学宣守有先生几年前发表、被业界认为是“重大发现”的文章《论易卦符号的文字功能》,供大家讨论。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宣文认为,易卦符号是伏羲为了管理国家的需要而创立的一套具有文字功能的符号系统,后经神农、黄帝改革和运用,到三代遂成管理国家大事的纲领,主要用于认识自然、指导生产和社会管理,而朱熹有关“易本卜筮之书”的论断本末颠倒、不足为凭。
对宣文的观点怎么看?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连珍表示,自己研读《易经》几十年,赞同易卦符号具有文字“表义”功能。特别是看了马王堆帛书《易经》的卦序排列、卦辞释解,更加感到老祖宗的智慧玄妙。
贺云翱委员说,就考古学实证研究而言,人类文明诞生是有规律的:一是亚欧非文明诞生地都在北纬30度线上,二是原生文明诞生都在5000年前左右,三是原生文明都以农业为生存基础。目前世界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而学界确证的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是商代中晚期的殷墟甲骨文,距今不过3300年左右。从文明诞生规律看,这是讲不通的。
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委员说,人类文明也是一点一点起势、渐进、生长、积累、临界、突破的。而那些起势的最初,那些渐进的过程,往往在后来的确认中被忽略了。这需要通过考古发现不断再确认。
委员们还谈到,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此外还有,7000年前的双墩刻符、6000年前的半坡陶符、5000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等。
委员们表示,要重视对商代文字成熟之前的“原始文字”探索。进一步回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为了更好地守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由此可见,政协书院网上群组,也是高水平的论坛。思想者与思想者对话,往往让大家脑洞大开。“大家观点犀利、见解深刻,尤其是立定所见、各陈己见,火石电光一般的磋切,也恰恰是协商文化的真实体现。”全国政协一位领导如是说。
关注创新:科技在考古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人类从哪里来?这是考古等科学研究中的终极命题。
为了回答人类本源这一“千古谜题”,科学家们孜孜以求,通过考古溯源等各种方法,探索着人类演化形成的复杂历史。而最新的古DNA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的发展,通过直接观察过去人群的遗传成分,为揭示人类演化的过程细节提供了更全新而有力的手段。
“古DNA实验等科技手段在考古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委员们对此兴趣盎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古DNA实验室主任付巧妹,为大家介绍了她的团队通过古DNA实验所观察到的中国人群近万年来遗传演化和迁徙扩散的进程。
“古DNA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古人类的DNA来了解当时人群的遗传关系,通过对古人骨样本DNA信息破译,包括提取、排序、重建古DNA片段、序列比对组装等,了解当时的人类发生过什么。”这位80年后科技考古的领军人物说。比如,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经分化,并在至少8300年前出现融合与交流,且一直以来是基本延续的,没有外来人群的“大换血”。付巧妹团队的研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演化及中华文明的探根溯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佐证。我们是谁?又从何而来?一直以来,人类起源之谜始终让人充满好奇,并为之探索不止。溯源来路,是为了展望未来;回望过去,是为了看得更远。付巧妹相信,在时间长河里,古DNA研究一定会体现出它本身的价值,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人类的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委员,也是科技考古特别是动物考古界的学术带头人。他穿插介绍,科技考古就是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对考古遗址出土的遗迹和遗物开展研究,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前景广阔。他举了一个例子:他们从杨官寨遗址数百座墓葬中选取85个人骨开展DNA研究,结果发现其中母系来源的多样性极高,父系遗传结构稳定,类似现在农村中男性是当地的,媳妇是由不同的外村嫁过来的。由此可以认定,距今5000多年的杨官寨遗址已出现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组织关系。
付巧妹和袁靖委员的介绍,得到群友们的纷纷点赞。
“为什么我们如此关注考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丁元竹深有感触地说,“因为考古发现及研究在不断给人类的自我认知‘打补丁’,不断揭示人类之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是我们?从而不断充实和强化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学习历史中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已成为委员们的共识。他们表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结合新的实际,使之发扬光大,是政协履职的重要使命。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0日 09版)